谁是历史上名字走进古诗与成语的唯一美女?
中华古诗词与成语的背景与典故中,涉及的人物不在少数。但一个人的名字既被写进古诗词又被写进成语里广为流传的,极为罕见。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仅有一人享此殊荣,她就是我国古代两晋时代的著名美女刘碧玉。
大家所熟知的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就是她,中华成语大辞典是这样解释“小家碧玉”的‘碧玉刘碧玉,汝南王妾。晋·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后用以指小户人家的女儿。”
据《晋书·汝南王传》记载,汝南王名叫司马义,为晋宗室,官至散骑常侍。碧玉是汝南王姬妾,汝南王对其百般怜惜宠爱。乐府诗中,有六首直接描写碧玉的诗歌传世(每首诗的内文中都点出了碧玉的名字)
一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二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三
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
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四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晋·孙绰
(“破瓜”并非现代人所说的“破处”,而是古代人说的二八年华,因为“瓜”字像两个八字重叠,所以破瓜是指年满二八。)
五
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
碧玉奉金杯,渌酒助花色。
--梁·萧衍
六
碧玉上宫妓,出入千花林。
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唐·李暇
此后,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碧玉,对其极尽赞美之语。如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唐五代·吴融《月夕追事》
曾听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
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
屈指尽随云雨散,满头赢得雪霜多。
此时空见清凉影,来伴蛩声咽砌莎。
明·范文若《鸳鸯棒·慕凤》
“小家碧玉镜慵施,赵娣停灯臂支粟。”
……
在近代史上,日本人将的东三省叫做“满洲”,例如日本在1905年打赢日俄战争、夺取了中东铁路南段后,将该段铁路命名为“南满铁路”;又如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叫“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外交谈判。在谈判桌上,日本代表开口闭口是“满洲”,而国民政府代表则总是强调“东三省”,双方不要说政治立场不一致,就连地名称呼,都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根本就无法取得一致。
当年的日本人将东三省称作“满洲”,其实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早在有“东三省”称谓之前,就有“满洲”的称谓。不但人这么称呼,就连西方人也称东北地区为“满洲”。
其中,沙皇俄国在早期,沿袭了满族人的叫法,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将东北土地称为 Mаньчжурия,这个词读法是“满洲利亚”,意思是“满族人的地盘”。
从清朝中叶开始,英国人也普遍地将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其相应的英语单词为“Manchuria”,读法也是“满洲利亚”,几乎是直接将俄语词汇吸收进了英语。
日本是从明治维新(1868年)之后,才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的东北地区。当年的东北,地广人稀。
为什么地广人稀呢?因为清政府认为东北大地(满洲)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不容破坏,,清政府不允许汉人移民东北。
近代东北
所以,当明治时期的日本侦探到东北土地“考察”时,放眼望去,延绵无际,人烟稀疏,物产丰富,整个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
不但震撼,而且日本人还觉得,清王朝简直是“暴殄天物”。放着这么好的一大片土地,荒置不用,也不肯将它“借给”大和民族来使用,真是“自私至极”、“岂有此理”。
日本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北大地后,在报告里对这个地区的称呼,也沿用了当时在国际上的通用词汇——“满洲”。
那么,“东三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普及开来的呢?其实,这个汉语词汇早就有了,只是在国际上,并不通用而已。
1907年,东北改制,大清国正式设置“东北三省”,并任命了“东三省总督”。这时,“东三省”这个汉语词汇,才开始真正传播开来。这个事情,又与历史上另一件事有关——“闯关东”。
因为清朝在早期乃至中叶,都不允许汉人移民到的东北地区,所以直至1860年代,东北地区都很少能见到汉人。
那么东北地区的汉人后来是怎么来的呢?
1860年后,清朝对于汉人移民东北这件事,尽管法令还在,管制逐渐开始宽松,一些汉人开始移民东北。到了1875-1878年,大清国的华北地区,主要是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饥荒,饿死人数高达一千万左右,这件事,史称“丁戊奇荒”。
“丁戊奇荒”迫使大量的华北百姓迁徙,大部分向东北方向走。这个现象,在当年叫做“闯关东”,意思就是到山海关以东去闯荡、谋生存。
这个“闯关东”的热潮,持续了二、三十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汉人,他们主要来自于山东和河北。
由于汉人的涌进,改变了东北地区的民族结构汉人超越了满族、蒙古族等民族,成为了东北地区的第一大民族。
到了20世纪初,清政府意识到必须防卫东北,否则无以阻挡沙俄和日本的进攻,而要防卫东北,则必须继续大量引入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