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金为何用之不竭?诺贝尔奖金来源于哪

历史朝代 2023-03-26 11:04www.nkfx.cn历史朝代

  3100万瑞郎竟然花了112年还没有用完,还增值92倍。为何诺贝尔奖金始终发不完?是因为投资理财,所以不但没花光,奖金数额反而不断上涨,基金的盘子也越来越大。

  3100万瑞郎增值92倍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3100万瑞郎,从1901年至今的112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最初诺奖金额并不高,1901年颁奖,根据诺贝尔当初的遗愿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但此后奖金数额开始缩水,甚至1923年已经降到了最低11.49万瑞郎。尽管此后奖金名义数额在增大,但因瑞郎的数次贬值,实际价值一直难以达到1901年的水平。

  直到1991年,诺奖金额升至600万瑞郎,才与1901年颁发的实际价值相当。也正是从1991年开始,诺奖金额连年上升,到2001年已经上涨到1000万瑞郎,并一直维持到2011年。虽然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力,但总资产仍然高达28.6亿瑞郎,是设立之初的92倍。

  从投资国债到股票

  3100万瑞郎竟然花了112年还没有用完,还增值92倍。为何诺贝尔奖金始终发不完?是因为投资理财,所以不但没花光,奖金数额反而不断上涨,基金的盘子也越来越大。诺奖完全是依靠投资理财的收入在继续执行着诺贝尔的遗嘱,理财专家的出色表现延续了诺贝尔的梦想。

诺贝尔

  据悉,诺贝尔基金最早只是投资于国债与贷款等安全的证券上。由于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到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为了能够持续运营,诺贝尔基金会开始了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由此资产快速增值,奖金额也不断上涨。

  据了解,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并不是一帆风顺。运营初期,由于投资策略比较保守,加上赋税较重,所以经营状况很不理想,一度面临运营不下去的风险。直到1946年,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获得了免税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成为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投资也有风险亏损

  虽然从1953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观,20世纪80年代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股市增长迅速,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持续增值。不过事情总是一波三折。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令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诺贝尔基金会在两年之后不得不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名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赚了一笔。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奖金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投资也有风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诺贝尔奖基金也产生很大冲击。诺贝尔基金会的2011年年报显示,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其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瑞郎。,从去年开始,诺奖金额降低了20%,每项奖金由1000万瑞郎降低到800万瑞郎。

  不过,市场总是会转好的,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不断创出新高,欧洲股市也在走好,相信以后诺贝尔奖奖金还会增加到1000万瑞郎。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伴随着鲜血与战火,当“英雄”在光环笼罩下站立起来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过那些在“英雄”脚下匍匐哀号的人?

  血腥的、惨无人道的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永远无法回避的黑暗。这是文明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历史不容欺骗,时间将会揭开所有的伪装,还历史本来的面目。希望悲剧不再重演,希望这些曾经在人类历史中消失的人们能够在天国安息。

  下面所说的屠杀,不包括军队之间作战死亡的,也不包括天灾如饥饿疾病死亡者。仅指军队对平民(包括放下武器投降了的军人)的直接屠杀。

  大屠杀(纳粹屠犹)

  实施者纳粹德国

  1941 年~1945年

  受害人数6000000

  野蛮与文明程度无关

  二战期间,超过600万的欧裔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戮,占当时欧洲犹太人总数的三分之二。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的民族清洗,不仅是二战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反人类暴行,更堪称人类文明史中,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集体屠杀行为。今天,当我们痛定思痛,为着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而重新审视那沉重的历史画页时,却不无惊讶地发现,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痛的恶行竟发生在二十世纪的欧洲、二十世纪的德国——那个率先沐浴工业化浪潮,标志着人类最高文明程度的地域。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文明对野蛮,并不存在注定的抑制关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