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起眼的血王子:德国开国四杰腓特烈卡尔
腓特烈卡尔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孙子,1828年3月20日出生于柏林,自幼接受军事教育,10岁时授近卫军少尉军衔,16岁授中尉军衔。18岁进入波恩大学学习两年。毕业后成为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后来著名的战争战争部长)的副官,周游全国。随即有了归自己指挥的第一个步兵团。在欧洲1848年革命时,指挥骠骑兵卫队,残酷镇压巴登的革命,这些经验带给了年轻的王子最初的勇气和不可动摇的决断。
腓特烈·卡尔 - 训练军队
1852年他成为上校,1854年成为少将并指挥一个骑兵旅。同年与安哈尔特公主玛丽安妮结婚。1857年成为近卫军第一师的师长。但不久就因为训练方式引起争议而辞职。
1858年他访问了法国,仔细的观察了这个国家和它的军队。不久以后,在法奥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普鲁士为帮助奥地利而进行了动员,腓特烈·卡尔被任命为第二军长,认可了他渴望的自行训练的方式。他在军中发表演讲,攻击法国的军队和它的训练方法,这个演讲稿被翻译成法文后引起了法国舆论的很大反弹。随后他转任驻勃兰登堡的第三军军长。 在随后的10年间,他不惜一切代价提高部队的训练水平,使他的部队超越近卫军成为全军之冠。
腓特烈·卡尔 - 普丹战争
1864年的普丹战争成了他训练成果的试金石,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德国联军,对想吞并德意志诸侯国霍尔斯坦因的丹麦开战,腓特烈·卡尔的第三军成为联军的陆军主力,参谋长就是著名的毛奇将军,在奥地利海军冯·特格特霍夫海军上将率领的一支小型舰队帮助下突破了丹麦在易北河和维系和上的防线。 强袭攻下迪佩尔要塞。毙伤1800人,俘虏3400,而自身损失轻微。随后陆海军联合攻下阿尔斯岛。迫使丹麦老将弗兰格尔战败求和。
腓特烈·卡尔 - 七星期战争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军分兵三路在波希米亚发起进攻王储腓特烈·威廉(德皇腓特烈三世)指挥的第2军团(12.7万人),从东北明兴格雷茨方向前进,腓特烈·卡尔亲王的第1军团(9.7万人)从北面向赖兴贝格方向挺进,毕典菲尔特将军统率的第3军团——易北河军团(5万人)从西北向明兴格雷茨方向进攻。总参谋长毛奇的计划是尽量在宽广的战线上推进,然后集中作战。每支军队都被赋予最大的行动自由权,并假定将实施进攻。
6月22日占领德累斯顿后,易北河军团与第1军团合并。随后,普军分两路进攻,其任务两支军队会合,尔后在总决战中歼灭贝内德克的军队,并攻占维也纳。在奥尔米茨附近集结的奥地利北方军团向前开进迎击普军。腓特烈·卡尔亲王依靠比奥军更高的行军速度通过山隘,先敌展开,并迅速击败了奥军几支前锋部队。7月3日,在萨多瓦克尼格雷茨地域双方进行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交战。由于王储的第一军团的迟到,腓特烈·卡尔12万人的第一军团独自迎战奥军北方军团的全部主力22万人。普军形式危险,有被各个击破的可能 。但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凶猛的攻击,致使奥军拥有多数兵力反而力求自保,战至午后,第一军团终于出现在奥军侧后,战局就决定了,奥军惨败,约1.8万人战死,2.4万人被俘。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整个欧洲目瞪口呆。观战的法国军官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号称欧陆最强大的军队了。
腓特烈·卡尔 -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开始,普军47万分为三大军团。三大军团长依旧。不过这回王储率领第三军团,腓特烈·卡尔亲王率领第二军团,毕典菲尔特率领第一军团。
王储腓特烈·威廉奇袭击败法军麦克马洪军团,突破孚日山脉天险。腓特烈·卡尔接着指挥7个军17万人强行突破法军坚固阵线,把法军分成麦克马洪和巴赞两大部分,并统一指挥第一、第二军团在宽大正面上对巴赞穷追不舍,把巴赞所部17万逼进了梅斯要塞之中。1870年7月16日,为阻止法军突围,发生这次战争中最大的一次骑兵大混战,一日之内,双方3.3万名勇敢的骑士倒在了战场上,腓特烈·卡尔以其无情和冷酷赢得了血王子的绰号。2个月后,法军14万人在梅斯放下了武器,法国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消失了。腓特烈·卡尔以独立攻克大型要塞和消灭对方野战军的功绩成为新的德意志帝国的元帅。他把军队分开,在卢瓦尔河消灭了法国国防政府新组建的军队,圆满完成了这个战局。就战术技巧而言,他的确是最棒的 。
腓特烈·卡尔 - 战后
战后,他成为陆军总监,使德国陆军向和平年代转变。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改善军队素质的研究,并进行大规模演习。他严厉的性格让他远离朋友和自己的家庭,他的闲暇岁月主要是在对各国旅行中渡过的。在1872年和1882年他前往地中海和近东地区。1885年6月15日在柏林附近的克莱因格利尼克桥死去。
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1918),他继承了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聪明的头脑,当其盛时,一言一行都足以震动寰球,在声势显赫日丽中天的统治三十年后,却被总参谋部架空,被人民抛弃,凄凄惨惨的躲到外国苟延残喘的渡过余生。
早年生活
他在1859年出生于柏林,是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维多利亚皇后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的姨妈,英国爱德华七世的姐姐。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令他患上了Erb's Palsy (暂译作尔勃氏麻痹),以至左臂萎缩。在上面的相片中,他就用健全的右手掩着了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经常用左手拿着一对手套,让左手看起来长一点。他也喜欢用左手倚在剑或拐杖,做到比较体面的效果。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后,他父亲被加冕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不久死于咽喉癌,同年六月威廉二世继位成为皇帝。
最近,有关宫廷对他出生之记录指出,威廉的脑部可能患过病,以致引致脑部损害。他如此的健康问题,可能令他培养了具有野心、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样的德性有否影响他在个人及政治上的生活,历史学家还未有定论。如果此论调属实,那威廉的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他的母亲对儿子态度冷淡。基于对儿子的缺陷有罪咎感,母亲尝试迫儿子加紧运动,尝试治理好那种缺陷。故此,威廉与其母亲的关系不太好。,由于维多利亚皇后出生为英国贵族,她常常向儿子灌输英国地位至上的概念。她坚持只称呼儿子的英语名字威廉在德语作“Wilhelm”,但她称之为”William“;她的次子之名字是“Heinrich”,就被称为“Henry”。未来皇帝威廉从小开始就对英国与英国人有复杂的感觉,可能影响了他后来对英国的态度。
战前统治
社经政策
虽然威廉在未当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麦,但他登位后,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其实,这位少年皇帝是不甘受制于人,想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于是,他在1890年迫使俾斯麦去职。后来,他先后任命卡普里维伯爵、霍亨洛厄和伯恩哈特霍尔维格的意见,并肯定他对内政事务的远大目光,例如他的普鲁士选举法改革。在战争进行三年后,威廉才在1917年勉强地与他分道扬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首相都是高级公务员,而不是如俾斯麦一般的政坛老手。 其实,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
在社会政策上,帝相二人的意见同样充满分歧。最少,在统治初期,威廉对社会主义组织的容忍,赢得公众的正面评价。
帝国主义的道路
威廉二世实行帝国主义,以显示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他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德语Weltpolitik),具有强烈军国主义的色彩。 他欲借殖民地扩张,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a place in the sun),一改以往俾斯麦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中心主义。
在帝国议会的讲演中, 威廉二世以无比的热情说: “ 俾斯麦推行的欧洲大陆政策十分狭隘, 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 柏林应当是‘ 世界都市柏林’, 德国贸易应当是‘ 德国世界贸易’, 德国与世界的含义是一致的, 因为世界各地都应体现德国政策”帝国议会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光是瓦德西、梯尔皮茨、霍尔斯泰因等人狂热捧场, 以斯土姆为代表的一大批资产阶级工业巨头们更是欣喜若狂, 他们垂涎欲滴地注视着海外市场。
在庆祝德意志帝国成立25 周年的集会上, 柏林的德意志帝国电台播发了威廉二世慷慨激昂的贺词: “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 到处都应当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商品, 德国的知识, 德国人的勤奋要漂洋过海”全世界, 尤其是欧洲的英国、法国、俄国, 惊悸地听着这称霸世界的宣言, 感觉到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就在身旁, 随时可能爆炸而祸及自身。
1914 年, 欧洲国家关系出现了原三个同盟国和兴起的三个协约国的对抗格局。美国和日本虽然是世界第一、第八号强国, 但无法横越大西洋和逾越欧亚大陆插手欧洲事务。作为欧洲第一强国德意志, 直接面临的是世界头号殖民大国英国的阻挠。要想扩张, 德国的对手就在欧洲。
“世界政策” 的核心是称霸世界, 德国开始和英国争雄。英国竭力想利用武力吞并南非, 从布尔人手里夺得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个共和国, 因为这里的钻石和黄金对英国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德国也早就垂涎这个地区, 威廉二世一面鼓动德国向这一地区输入商品, 向德兰士瓦进行经济渗透, 一面用金钱和军火支持布尔人对抗英国。
在英国自诩为世界第一大海军强国的问题上, 德国也决不等闲视之。德国阿尔弗雷德面对这种威逼, 英国迅速寻找盟友抗德。1902 年,英国与日本结盟, 接着又向法国靠拢。法国是德国的“世仇”, 法国一心想收复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在摩洛哥同德国彼此争夺。1903 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 1904 年4 月8 日两国订立《英法协定》, 宣告两国为抗德联合起来了。德国勾结奥匈帝国, 不但在巴尔干地区和黑海海峡一带修铁路, 而且挑起战争, 掠夺该地区国家, 这一切严重损害俄国利益。一旦黑海海峡落入德国、奥匈帝国之手, 俄国南下的大门就将被全部封锁, , 俄国在财政上一直依赖英国和法国。
1907 年8 月31 日, 英、俄两国缔结《英俄协定》, 调整彼此利益后联手反德, 法、俄两国早在1892 年就签有《军事协定草案》, 内容规定无论何方遭到德国攻击, 另一方即全国动员进攻德国无形中, 以英、法、俄为代表的三国协约形成军事集团, 共同抗衡原有的德、奥匈、意大利三国同盟军事集团。
威廉二世向外扩张的手一直伸到东亚的: 1897年他派兵占领青岛, 强行“ 租借” 胶州湾, 为期99 年,1900 年6 月20 日, 德国安排一个“ 驻华公使在北京被杀” 的阴谋, 为德国直接派军队入侵制造借口。为了使自己设计的“ 世界政策” 得到国内支持, 威廉二世十分重视毒化德国人民的工作。为此, 威廉二世在国内大造战争扩张舆论, 他带头号召成立“ 泛德意志同盟”。“ 泛德意志同盟” 广泛地吸收知名作家、学者、工业资本家和全国地方有影响的议员参加。为了使“ 泛德意志同盟” 富有活力, 威廉二世亲自到该会发表演说,指使大垄断资本家斯丁纳斯和克虏伯之流直接参加该组织, 并为该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正是由于威廉二世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 德国形形色色的民间组织, 以浓郁的政治色彩纷纷成立: 殖民协会、海军协会、陆军协会、德意志青年协会以及由农场主成立的农场主联盟, 由工业资本家成立的工业家联盟、汉撒同盟, 中产阶层联合会等等, 这些民间政治组织为追随威廉二世的“ 世界政策” 服务。威廉二世公开宣扬: “ 世界只有依靠德意志才能得救”,“ 我们是地球上的盐”, 以“ 泛德意志同盟” 为首的组织立即在全国各地大造战争舆论:“ 如果德国不去统治世界, 那将从地球上消失, 两者必居其一”,“ 我们必须扩张, 对于我们来说获取新的领土是迫切需要, 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利益要求我们作出这种选择! ”
1904 年, 柏林的一家报刊登载了一篇题为《泛德意志德国》的文章, 该文章以最露骨和最无羞耻的论调说:
“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日耳曼民族的德意志帝国, 一个置于德国霸权之下的日耳曼民族的世界帝国! ”一些德国显贵要人也利用各种场合宣扬“ 世界是属于德国的合理性”,“ 日耳曼民族领导世界的总体进步是德国政府的责任”。就连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将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还振振有词地说: “ 战争会开发和显露人类最优秀的光辉”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