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貂蝉生命中的五个男人 貂蝉的结局如何?
貂蝉是四大美女之一,因参与诛杀董卓而闻名天下。在《三国演义》中,前面的描述很精彩,但自从吕布命陨白门楼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貂蝉的音讯。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给人徒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想象。想那貂蝉,既然能顺利入围“四大美女”之列,肯定承载着不同一般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
冲冠一怒为红颜。事实也是,貂蝉一生都与男人、尤其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男人有脱不了的干系。那么貂蝉一生中究竟与哪些男人有过亲密接触、而最终又是怎样死去的呢?细数之下,貂蝉至少“侍奉”过五个男人。
第一个肯定是王允。像很多追梦的女孩子一样,貂蝉自小就进入王允府中了。后来因“允见其聪明”,就“教以歌舞吹弹”。这一教不要紧,貂蝉是“一通百达,九流三教,无所不知”。也就从这个时候起,貂蝉就被王允盯上了。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及至渐渐长大,貂蝉出落的是如花似玉、“颜色倾城”,“年当十八,允以亲女待之”。自从认了“义女”之后,王允对其是越发喜爱。干爹和干闺女从来都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王允和貂蝉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后来书中也有提及,说王允归府之后,“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王允近前见是貂蝉,顿时大怒:“***焉有私情也?”一个“***”,道出了两人的身份;而下面的一个“私情”,则真实表达了王允对貂蝉的不放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王允之地位,有个三妻四妾实属正常。更何况王允饱食终日、坐享富贵之人,怎么可能不对貂蝉垂涎三尺呢。故而,王允与貂蝉没有一腿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就应该是董卓了。为诛杀国贼,王允定计,不惜将自己的“干闺女”献给董卓。而董卓本来就是一个好色之徒,这么一个热包子放在身边,那里还能顾忌自己的身体和年龄呢,“自纳貂蝉后,情色所凝,月余不理政事。”貂禅虽然将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了王允,但王允终究是个“糟老头子”,床上功夫自然比不上野性十足的董卓。今见董卓迷恋,实力雄厚,貂蝉也使出看家本领,恣意迎合,“枕前席上带雨尤云”,搞得董卓是神魂颠倒,日夜纵欲。不料好景不长,这样的缠绵本就是人家设下的陷阱。你越迷恋,就陷得越深。后来为了长期霸占貂蝉,竟然与吕布反目成仇,最终被取了性命。
第三个是吕布。在民间,一般都认为,吕布与貂蝉是天作之合,戏曲舞台更是对其大加传颂。其实,对于吕布来讲,不过就是头上多了一顶“绿帽子”而已。为了一个女人,不惜杀死义父,最终虽然抱得美人归,却免不了留下千古骂名。更何况,貂蝉已经委身两人,对吕布也未必就真的情有独钟。或许就是,董卓、王允已死,貂蝉从此失去了依靠,为求得生存,只能陪着吕布风流快活罢了。这样的结局,这样无奈,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
第四个就是曹操。吕布白门楼被擒,曹操将其诛杀。通常认为,吕布之死是刘备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导致的。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最根本的还是曹操垂涎于貂蝉的美色。想曹操那是什么来头,好色成性之人,对貂蝉的美貌怎么会没有耳闻呢。如今,吕布已在自己控制之下,也让曹操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留下吕布,自己就得不到貂蝉;如果想消受此等美色,就只有将吕布杀掉。问题是直接杀掉吕布,难免会留下杀降将的骂名。因此犹豫再三,才假意征询刘备的意见,为的就是借坡下驴。想曹营中那么多的心腹,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何非要问一个外人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与吕布有仇,曹操知道刘备怎么回答。果不其然,当刘备说出那句致人死地的话来的时候,曹操没有片刻犹豫,立即将吕布绞死。得到了一个美人,失去了一员猛将。孰轻孰重,或许只有曹操一人知道。
第五个重点说说关羽。把关羽列入其中似乎有些牵强。其实,小说里没有明写,我也只是猜测。之所以书中不表,或许就是为了维护关羽的“高大全”形象。当然,这也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但据推理,貂蝉应是见过关羽甚至是有过接触的。当年,刘备兵败,关羽与二位嫂嫂深陷曹营。为笼络人心,曹操一再对关羽施以大恩,无奈关羽人心似铁、油盐不进,没办法曹操只好使出“杀手锏”,这个杀手锏就是送美女。于是,曹操送“美女十人以侍之”。对此,关羽既没有退回,也没有留下,而是“将所赐美女尽送入内门,令服侍二位嫂嫂”。
这一来,曹操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见关羽仍是“秉烛而坐”,最后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脚,把自己的宠爱的大美女貂蝉也献了出去。英雄难过美人关,面对貂蝉关羽终于把持不住了,脸一红就笑纳了。但一番温存之后,关羽立即就后悔了,这要传出去岂不坏了名声。于是情急之中,挂印封金、杀人灭口,不告而别,上演了一幕“千里走单骑”的大剧。
这事就算是压下了,除了曹操没人知道。或许是两人心有默契,此后谁也没有再提及此事。后来,赤壁大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而把守关口的就是老朋友关羽。面对以逸待劳之师,曹操的残兵败将已无力再战。无奈之下,张辽建议曹操亲自求情。小说中讲的是曹操对关羽晓以大义、动之以情,其实曹操走上前之后,只是悄悄对关羽讲了其在曹营与貂蝉的“一夜情”。上船容易下船难,关羽一听马上就松口了,低首垂目,大手一挥放曹操走了。
貂蝉一生,命运多舛,跌宕起伏,虽然有诛杀董卓的功劳,但终究是政治上的牺牲品。一路走来,受尽屈辱不说,到最后连性命都保不住。哪像现在的有些女人,阅人无数,无限风光。
爱新觉罗·多铎,清初传奇名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镶白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太宗皇太极时﹐屡有战功,与哥哥多尔衮都是灭亡南明的元勋.多铎(1614年—1649年),满族人,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
天聪二年,从太宗伐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三年,从上伐明,自龙井关入,偕莽古尔泰、多尔衮以偏师降汉儿庄城。会大军克遵化,薄明都。广渠门之役,多铎以幼留后,明溃兵来犯,击却之。师还,次蓟州,复击破明援兵。五年,从围大凌河城,为正白旗后应,克近城台堡。明兵出锦州,屯小凌河岸,上率二百骑驰击,明兵走。多铎逐之,薄锦州,坠马,马逸入敌阵,乃夺军校马乘以还。六年,从伐察哈尔,将右翼兵,杀俘其众千馀。
七年,诏问侵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多铎言:“我军非怯於战斗,但止攻关外,岂可必得?夫攻山海关与攻燕京,等攻耳。臣以为宜直入关,庶餍士卒望,亦久远计也。且相机审时,古今同然。我军若弛而敌有备,何隙之可乘?吾何爱於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劳苦,姑为委蛇。倘时可乘,何待再计。至察哈尔,且勿加兵;朝鲜已和,亦勿遽绝。当先图其大者。”八年,从上略宣府,自巴颜珠尔克进。寻攻龙门,未下,趋保安,克之。谒上应州。复略朔州,经五台山,还。败明兵大同。九年,上遣诸贝勒侵明,徇山西,命多铎率师入宁、锦缀明师。遂自广宁入,遣固山额真阿山、石廷柱率兵四百前驱。祖大寿合锦州、松山兵三千五百屯大凌河西,多铎率所部驰击之,大寿兵溃。命分道追击,一至锦州,一至松山,斩获无算。翌日,克台一,还驻广宁。师还,上出怀远门五里迎劳,赐良马五、甲五。上嘉之曰:“朕幼弟初专阃,即能制胜,是可嘉也!”
崇德元年四月,封豫亲王,掌礼部事。从伐朝鲜,自沙河堡领兵千人继噶布什贤兵,至朝鲜都城。朝鲜全罗、忠清二道援兵至南汉山,多铎击败之,收其马千馀。扬古利为残兵所贼,捕得其人,斩以祭。三年,伐锦州,自蒙古紥衮博伦界分率巴牙喇及土默特兵入明境,克大兴堡,屠其居民,道遇明谍,擒之。诏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军会,经中后所,大寿以兵来袭,我军伤九人,亡马三十。多铎且战且走,夜达郑亲王所,合师薄中后所城。上统师至,敌不敢出。四年五月,上御崇政殿,召多铎戒谕之,数其罪,下诸王、贝勒、大臣议,削爵,夺所属入官。上命降贝勒,罚银万,夺其奴仆、牲畜三之一,予睿亲王多尔衮。寻命掌兵部。十月,伐宁远,击斩明总兵金国凤。
五年三月,命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师修义州城,驻兵屯田,并扰明山海关外,毋使得耕稼。五月,上临视。附明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降,上命偕郑亲王以兵迎之,经锦州杏山,明兵来追,奋击败之,赐御厩良马一。围锦州,夜伏兵桑阿尔斋堡,旦,敌至,败之,追至塔山,斩八十馀级,获马二十。六年三月,复围锦州,环城立八营,凿壕以困之。大寿城守蒙古将诺木齐约降,师缒以入,击大寿,挈降者出,置之义州。明援兵自杏山至松山,多铎与郑亲王率两翼兵伏锦州南山西冈及松山北岭,纵噶布什贤兵诱敌,夹击,大败之。洪承畴以十三万援锦州,上自盛京驰六日抵松山,环城而营,明兵震怖,宵遁。多铎伏兵道旁,明总兵吴三桂、王朴自杏山奔宁远,我军追及於高桥、伏发、三桂等仅以身免。嗣与诸王更番围松山,屡破敌。七年二月,明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通款,以其子舒为质,约内应,夜半,我军梯而登,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叙功,进豫郡王。复布屯宁远边外缀明师,俘获甚夥。
顺治元年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破李自成,进亲王。命为定国大将军,南征,定怀庆。进次孟津,遣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率兵先渡,自成守将走,沿河十五寨堡皆降。再进次陕州,克灵宝。再进,距潼关二十里,自成兵据山列营,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努山及图赖、鄂硕等击破之。二年正月,自成亲率步骑迎战,师奋击,歼其步卒,骑卒奔溃。及夜,屡犯屡北,凿重壕,立坚壁。师进,发巨炮迭战,自成兵三百骑冲我师,贝勒尼堪、贝子尚善等跃马夹击,屡破敌垒,尸满壕堑,械胄弥山野,自成精锐略尽,遁归西安,其将马世尧率七千人降。入潼关,获世尧所遣致自成书,斩以徇。进次西安,自成先五日毁室庐,挈子女辎重,出蓝田口,窜商州,南走湖广。二月,诏以陕西贼付英亲王阿济格,趣多铎自河南趋淮、扬。师退徇南阳、开封,趋归德,诸州县悉降。所至设官吏,杀流亡。诏褒多铎功,赐嵌珠佩刀、金鞓带。四月,师进次泗州,渡淮趋扬州,遣兵部尚书汉岱等先驱,得舟三百馀,围七日,克之,杀明大学士史可法,城破之日,尽屠扬州城八十万百姓。五月,师再进,次扬子江北岸,明将郑鸿逵等以水师守瓜洲、仪真。师列营相持,造船二百馀,遣固山额真拜音图将水师薄南岸,复遣梅勒额真李率泰护诸军渡江。明福王由崧走太平。师再进,明忻城伯赵之龙等率文武将吏,籍马步兵二十三万有奇,使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