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李清照用诗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37www.nkfx.cn历史朝代

  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如鱼得水。两个人不仅都对诗词文学有相同的爱好,而且对金石考据也有研究。夫妻俩志趣相投,每得到一本古籍,就一起校对,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古玩,常常一起观摩把玩,指摘毛病,以烧完一根蜡烛为限。

  据说有一次,有人向夫妻俩兜售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要价二十万,他们无力购买,将画留在家中欣赏了两个晚上,才归还给卖主。为此,两人在家中相对叹惋了数日。

  就这样两个人卿卿我我相濡与沫日子一直很甜蜜,如果不是有人图谋叛乱,可能两口子还真的继续大秀恩爱。但过后发生的一件事,使李清照对赵明诚非常失望与愤怒。公元1129年,已经做了一年多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正在他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一位姓李的下属带来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阴谋叛乱。作为过渡时期的官员,赵明诚这时候至少应该报告上级,或者调遣兵力作好平乱的准备,他的表现非常不男人,在当天晚上,他竟然当了可耻的逃兵——与另两位官员一道“缒城逃走”了,竟置全城百姓安危而不顾,其中还有他恩爱的妻子李清照。幸亏那位姓李的下属自己组织力量,平定了王亦的叛乱,不然,李清照,还有他们夫妻俩辛苦收藏的十几车文物,恐怕都会成为王亦的战利品。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刻罢了赵明诚的官。

李清照和赵明诚

  得知此事之后,李清照非常寒心、痛心、羞愧,他不明白那个口口声声忠义救国的丈夫为何如此贪生怕死,他不明白平时看做高山巨石一样的伟丈夫,如何纤细的如同一棵小草。当她与狼狈不堪的赵明诚途经芜湖、当涂,前往江西,船行到乌江镇时,忽然想起这正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由百感交集。她自然将项羽与赵明诚作了比较,生平第一次觉得饱读诗书的赵明诚是那般渺小,而一介武夫的项羽是那样高大,面对奔流不歇的长江水,她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久,赵明诚就接到了让他复官的圣旨,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还有什么比妻子的藐视更让人羞愧呢!而赵明诚内心也在每天经受着煎熬,本来就是一介书生,几曾识干戈,而今在抗金第一线,一边是郁闷,一边是指责,还要肩负守卫全城的职责,不久郁郁寡欢,居然就一命呜呼,可见赵明诚的死其实和李清照不无关系,如果说是李清照的诗词造成了赵明诚的萎靡不振,不如说是赵明诚气量狭小,无法面对娇妻的惶恐不安……

  战神秦琼很多时候,民间都称呼秦琼为秦叔宝,传奇小说也都把秦叔宝当成了秦琼的别名。其实,叔宝是秦琼的字,只是他的字太响亮了,以至于压住了他的名。

  秦琼是齐州历城人,家世很平凡,他的父亲不过是北齐时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录事参军。在秦琼几乎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北齐为北周所破,秦琼的父亲战死在了沙场。此后,秦琼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孤苦贫寒的日子。秦琼却很引人注目,少年时代就以义气著称。也算是上天暗助,爱讲义气的秦琼长大后体形高大,威猛骠悍。讲义气并且骠悍,让秦琼在家乡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秦琼起点不高,刚开始他只是隋将来护儿帐内一个不起眼的士兵。虽然地位不高,但秦琼属于特别追求上进的那种类型,再加上他的侠肝义胆,使得他很快就赢得了来护儿的注意。后来,秦琼的母亲去世了,作为将军的来护儿曾派代表前往吊孝,这让当时的人大为不解。有人问来护儿,秦琼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家的丧事怎么惊动了您的大驾?来护儿平静地说我阅人多矣,对自己的眼光还有点儿把握,我相信,秦琼非久下人者。来护儿的眼光果然不差。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秦琼投靠了隋将张须陀。当时,张须陀正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与农民军首领卢明月对峙。和卢明月相比,张须陀显然处于下风。虽然卢明月号称有50万大军有些夸张,但了解底细的人都知道,卢明月至少拥有10万士兵。而自称是正规军的张须陀就差得远了,他的部队加上老弱病残也不过一万来人,真正的有效战斗力最多为7000人。

  两军就这样对峙着。卢明月无所谓,因为他的部队粮草充足。而张须陀就不一样了,他的大营之内军粮空虚,已经到了难以为继、无米下锅的境地。再这样拖下去,不用卢明月杀过来,张须陀的军队自己就会发生内乱。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话虽这样说,问题却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因为双方已经对峙了这么长时间,如果此时张须陀坚持不住而撤军,卢明月必定会乘势追击。对方乘势追击,而张须陀的部队又无心恋战,其后果必然是张须陀的部队丢盔卸甲,血流成河。,为了自身的安全,即使要撤退,也应该想个万全之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