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王羲之的后裔子孙后代
王羲之的后裔子孙后代
大书法家王羲之晚年辞官后,就归隐山林,在山水美景面前放松心境,死后被安葬在嵊州的金庭镇瀑布山,现在嵊州金庭镇华堂村是王羲之后代主要的居住地。
王羲之后代的作品
王羲之病逝在金庭,他的子孙把自己的居住地修建在王羲之的墓旁,这样就可以一直守护着祖先的墓,尽自己作为后代的孝道,现在的守墓人叫王粮才,已经有五十多岁了,从王老先生懂事起,他就已经在王羲之的墓庐里了。
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王羲之的守墓人,可以说爷孙三代都为守护目的献出了自己的光阴,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扫王羲之墓的杂草和一些落叶垃圾,王老先生认为这样做虽然辛苦,想到自己的祖先的伟大成就,反而更加想要做这样一份工作了。
历史记载,王羲之的第二十六代王弘基从金庭移居到卧猊山麓,之后王氏家族才开始在华堂定下自己的居住地。王羲之的子孙大多喜欢并擅长写书作画,他们常常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大厅里展示,供人们欣赏。
因为这个展厅中充满浓厚的文学气息,作品繁多,就有了“画堂”的名称,后来因为画堂被装饰的十分精致,再加上周围山清水秀,就简化了画堂的名字改为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一个村名,现在已经是嵊州市最大的行政村。
王伯江老先生是第五十四代孙子,每天都要坚持写字,他说小时候受长辈的耳濡目染,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传承祖先留下来的东西。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什么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世的人称为书圣。那么,王羲之为什么会被称为是圣呢?很多人认为可能是一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王羲之画像
一是说因为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王羲之忠君爱国的事情在《世说新语》之中就有记载,他在受到奸人谗言的陷害的时候,王羲之并没有退缩,而是大义凛然的去面对了。即使是死都不会改变他的报国之心。这就充分体现了王王羲之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操。还有就是王羲之知仁义重孝道。他不论是在朝中做官还是被派到外边做刺史太守,都能亲自处理政务,爱护百姓。他在任会稽内史的时候,针对官员的治理和百姓赋役的黑暗做了调整,努力去推行要谨慎的任人为官,和平均赋役的政策。在旱情严重的时候,没有等朝廷下令就开仓赈济灾民。这就是王羲之的仁义之处。还据史书的记载王羲之在任职期间一直是将他的老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的时分,一直到他的母亲逝世,尽到一位为人子女应做到的孝道,。,足以说明王羲之是个道德品质高上的人。
二说他是一个学养深厚、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王羲之并不是生而知之,他的学养都是通过他发奋学习而来的。而现在小时候因为练字洗笔把池塘水都染黑了的故事足以证明他从小就十分的用工。《兰亭序》是他传世的诗文,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思想深刻,并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行书”,这更加能证明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学养深厚的人。说他富有创造精神无法是因为他的字了,他的字是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轮美奂的书体,蕴含雄秀之气。所以世人常常曹植写的《洛神赋》中那段“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表示对王羲之书法之美的赞美。
,王羲之是位德艺双馨的人,是个受万人敬仰的人,他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巨大的,所以被尊称王羲之为“书圣”,他是名至实归的。
关于王羲之柳公权介绍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还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他拜托了汉魏的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公权隶书
王羲之小时候就喜欢书法,受到父亲王旷的启蒙,七岁的时候就擅长写书法,早年王羲之拜卫夫人为师她对王羲之的引导,在王羲之早年的书法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她通过结合自然的方式耳濡目染的影响着小王羲之,让他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