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真的藏有宝藏吗?石达开的宝藏在哪
每一个朝代到了末期,必然会伴随着战争出现,那么这个时期肯定是混乱的,而乱世中自然会出现不少的英雄,,可能也有枭雄。商周时期,纣王昏庸无道,有西岐姬昌姬发反纣伐纣;到了秦朝,有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反秦;明末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到了清朝,也有石达开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他们当中的某些人,或成就了一世豪杰,或成了刀下之鬼。
,无论事业是成功还是失败,除了具备人力条件,还有一个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金钱,有了金钱,就有了物质保障。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石达开藏有宝藏,多年来却没人能找到,那么他把宝藏埋在哪里的呢?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有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与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一起发动了著名的金田起义,后来他被封为翼王,统领军队进攻南京,满以为能节节胜利,却不料被曾国藩打得节节败退,幸亏后来石达开的妙计使得败局扭转,而太平天国运动也更加昌盛。
不久后,天京的内乱让石达开不得已去往安庆,而后被湘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畔,石达开陷入了绝境,后来便被清朝杀害了。,石达开死后,他埋藏宝藏的传闻便迅速传遍天下,以至于不少的人都在苦苦的他的宝藏。
1937年,一个叫刘湘的人秘密派遣了数千名工人去四川挖宝,却没什么大的收获,就在他可能快挖到宝藏的时候,确被蒋介石派去抗日了,所以此后便没能再继续做挖宝的事,有传说在重庆山王坪可能有石达开宝藏,最终也没能发现宝藏。
石达开宝藏一直被人们传说着,也有人一直在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所以这也成了历史上的又一个谜团和悬念,也正是,石达开宝藏被列入了中外军事史上五大宝藏之谜之一。
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台(唐朝时为梓州)是蜀内仅有的两个铸钱地之一,背“梓”开元钱实物就是明证。但历代史书中鲜有记载,实物也见得不多,现绵阳、三台史料集上无记录,梓州铸钱这一重要历史也没任何人涉猎,这不能不说是件很遗憾的事。为弘扬三台的历史文化,三台中学退休历史教师谢长沙二十多年来在绵阳、三台境内收集的唐代古泉实物,拓成图片,征集有关资料,试图解以下谜团背“梓”开元有何特征?铸地在哪?凭什么条件铸钱?本文为谢长沙对背“梓”开元钱的一些探因,以飨读者。
唐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绵阳、三台出土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令其它地方吃惊羡慕,特别是三台县城几乎都出土过。笔者也有幸收藏到六百多品种的开元钱和两百多品种的乾元钱,尤其对会昌背“梓”开元钱情有独钟,已有六十多个不同的品种。面对这些钱币,笔者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对比梳理,根据出土情况、钱文风格、地方特色,结合梓州铸钱历史记载以及晚唐的政治、经济状况来论述。
晚唐铸钱地有哪些地方?
唐史载晚唐藩镇割据,政治腐败,贪污成风,经济衰败,民不聊生。武宗帝扬道排佛,为解决多年钱荒,于会昌五年七月,令毁佛寺,捣烂铜像、铜磬等以此铸钱。由于国力衰落,除少数会昌开元铸造较工整外,其余大量的劣质开元钱已达谷地,甚至畸形、无文钱也来流通充数。据《新唐书·食货志》载“淮南节度使李坤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这些在钱背上加铸州名的会昌开元钱,仅淮南铸背上“昌”表年号,其它为记地名。如“京”(西安),“洛”(河南),“蓝”(陕西),“兖”(山东),“梁”(山西),“荆”(江陵),“襄”(湖北),“潭”(湖南),“润”(浙江西),“鄂”(湖北),“兴”(兴元府),“洪”(江西),“宣”(安徽),“平”(河北),“广”(广东),“梓”(东川,绵阳三台),“益”(西川,成都),“福”(福建),“丹”(甘肃),“桂”(广西),“永”(湖南),“越”(江苏、浙江)。以上各局钱,绵阳、三台都有出土。
背“梓”开元钱有何特征?
据考察,绵阳、三台出土23种会昌开元钱之多,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少见的。史书载会昌开元只铸行了一年,和其它铸地一样,梓州在第二年也停止了铸行。会昌开元铸行如此短暂,存世也不多,历来为藏家追逐的对象,都以收齐23种为荣耀,但收齐成套谈何容易。会昌开元四川仅二炉,即背穿上“益”(成都),背穿上“梓”(三台),“梓”较“益”花色品种多些,铸工也要好些,且还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题图)。这些稀奇品种在《古钱大辞典》上无记录,实属少见。背“梓”开元钱从钱文看,它继承了盛世开元的风格,是欧阳询书体,书法在篆隶之间,又含楷意,结构严谨,笔画凝重端庄,从工艺制作上说,钱体较精美,铜色纯正,铸字清晰。与其它局的粗陋钱相比,美丑鲜明,是梓州铸钱的亮点。钱币的制作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也显示了梓州工匠的聪明与智慧。梓州钱都采用翻砂铸造(样钱铸法),金属成分为铜为83.32%,锡13.56%,铅2.12%,其余为其它金属成分。
为何在梓州铸造钱币?
唐武宗为什么要在梓州鼓炉铸币呢?
第一,梓州地区有丰富的铜矿。据《光绪版·潼川府志·寰宇记》载“万象山在铜山县(梓州属地)西北之十里,高一里,产铜及空青(炼铜的碳)。”另据《潼川府志·元和志》载“铜山县有铜矿,历代采铸。”
第二,调制钱监。据《潼川府志·明统志》载“唐贞观元年,于此(梓州)置铸钱官。”
第三,梓州当时为四川第二大都市。据史书载“至德二年(757)分置剑南东川节度,辖十二州(包括绵州),乾元二年(759)又增割昌州(大足)、渝州(重庆)、合州(合川)等十五州,八十九县。”(中间有小变化,直到五代前蜀止)辖如此多的州县,铜矿就更充足了,为梓州鼓炉铸钱创造了好条件。
第四,交通便利,州有涪、凯、郪江诸河流,水深河宽,可通南北。梓州铸钱管制颇严,从出土钱币看,没私铸钱,这与其它州泛滥的丑陋私铸钱相比,又是一大亮点。
再有,笔者十年前亲眼见绵阳一老藏家一枚精美厚重的背“梓”白铜样钱,说是在三台征得,为三台铸钱又增添了重重一笔。古代都有依山临江铸钱习惯,从各方面证据表明,梓州铸钱点很可能在绵阳至三台沿涪江一带,特别有可能在三台县城。新成立后,众多专家、学者先后来绵阳、三台考察过,都一致认为三台历史上曾铸过钱,又特别是唐武宗期间。钱币专家徐力民教授在《四川历代铸币谈》一文精辟地出“从南到北的历代铸钱点为犍为、成都、三台……”
这些观点,是笔者粗浅看法,如有谬误之处,还望读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