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震撼人心五句话其中一句是用湖南话说的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38www.nkfx.cn历史朝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有过辉煌的高峰期,也经历过暗淡的低潮期。我们的先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为了守住这片土地前赴后继。历史上,无数先辈发出过振聋发聩的呐喊,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努力奋斗抗争。下面是趣谈网小编盘点的五句最震撼人心的话。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最早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陈胜和吴广发动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时说的,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久陈胜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但最终被秦军歼灭而失败。这句话表现得是底层人民不甘心命运的不公,以及对人人平等的追求。这句话成为日后诸多农民起义的精神支撑,有了这句话,底层人民开始意识到,人人平等,王侯将相也不比农民高贵。到现在也还有现实意义。

  4驱逐胡奴,恢复中华!

  出自朱元璋1368年的《喻中原檄》,实际上是由宋濂起草,宋濂被朱元璋尊为“开国文臣之首”,这篇北伐檄文也确实写的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其中这句“驱逐胡奴,恢复中华”,反应了中华民族世代以来不向外族低头的斗争精神。

  3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出自西汉名将霍去病之口,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汉早期,西北边境常常收到匈奴滋扰,至汉武帝时,决定讨伐匈奴,前123年,霍去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霍去病以800人歼灭匈奴2000人,一战成名,被封冠军侯,前121年,霍去病又两次率军出击河西匈奴军,两次共歼敌4万余人,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各率5万精兵,深入漠北,歼灭七万匈奴主力,俘虏大批匈奴王公贵族,高级将领。霍去病封狼居胥,一直追匈奴至贝加尔湖这才回师。扬我国威。匈奴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得胜回朝后,汉武帝为奖励他,打算为他造大宅子,霍去病坚辞不受,回答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2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再天安门城楼,用湖南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人民确实站起来了!

  1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大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陈汤是西汉后期抗击匈奴的大将,曾诛杀北匈奴郅支单于,为西汉后期边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句话表明的是我中华民族对待外来侵略的态度,那就是,无论来者是谁,多么强大,只要敢犯我中华,无论多远也要将它诛杀!如今在南海,的领土被一些领国觊觎,每一个人都该牢记这句话,明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古代的帝王,大臣在死后,官方会根据他在世的功绩和行为,给一个性的谥号,或是褒奖或是批评或是同情,例如汉文帝,汉武帝,明成祖等谥号,“文”“武”“成”这样的字眼就带有明显的褒义。“文”说明他文治内政做得好。“武”说明他开疆拓土有功。有些则是批评的,比如,隋炀帝,周厉王,周幽王等等。一听就不是好词。例如“厉”就说明这个君主肯定是个暴君。

  隋炀帝杨广,他的谥号,是怎么来的呢?是他的对头唐高祖李渊起的,意思是“好内怠政,外内从乱”,属于最差的一类谥号。事实上,杨广的“炀”是他独享的,历代君王,只有一个炀帝。隋炀帝这个君主,真的如史书和后世所言,是个一无是处的昏君吗?

  可以这样说,隋炀帝可称为一个暴君,绝对不是昏君。他今天的坏名声,是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造成的,

  其一,他是亡国之君,繁荣的隋朝在他手里葬送,人们自然会马上联想,一定是皇帝昏庸残暴,一如明末崇祯皇帝,世人只知他亡了国,却不愿意去了解,他为了守住基业所做的努力。成王败寇,无可奈何,只得由后人评说。其二,他确实是用民过度,导致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他在位修东都洛阳,三征高丽,修长城,修大运河。几乎每年都要征召大量役工。在位十几年,累计征召不下千万,其中死亡数百万人,时有“天下死于役”的说法。其三,有关他的史书和评述,都由唐人完成,隋亡于唐,唐自己带着偏见有意诋毁贬损隋人,例如,唐人说杨广是弑父篡位,但其实,现在历史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唐人强加在杨广身上的罪名,实际上杨广并未弑父。其四,个人私生活问题。例如,荒淫好色,大修行宫。这个笔者不做评价,荒淫属于私生活,只陈述一个事实,隋炀帝的妃子数量和子嗣数量,在历代君主中是偏少的。

  之所以说隋炀帝冤枉,是因为,隋炀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其长远的考虑和伟大意义的。他唯一的错就是,就是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用民过度,可谓功在千秋,祸在当下。

  1,修建东都洛阳。缺点劳民伤财。意义摆脱关陇门阀势力的控制,为奠定万世基业扫清最大障碍,更好的控制江南。

  2,采用科举制。意义在前一篇拙作已经说过,不赘述。还有一个重大的目的就为了削弱门阀实力,选拔一批南方问人治理朝政。

  3,修建大运河。缺点劳民伤财。大运河可称得上是万世之功。他真正串联南北,实现的大一统。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是项造福后世的伟大工程。

  4,伐契丹,定西域,畅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恢复,使与世界的贸易文化经济交流得以恢复,意义重大,不赘述。

  5三征高丽。缺点劳民伤财,死人多。这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伤了隋朝国本根基之战。征高丽,杨广主要是为了建立边境秩序,使高丽臣服于隋。。在国内已经大兴土木的情况下,仍然三次征伐高丽,于国于民,实在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仅仅满足了杨广的好大喜功。三征高丽,先后动用数百万百姓,使得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的百姓,日子更加难过,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最终隋覆灭。

  杨广之败,其一在于,形势估计不足,急功近利,没有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最终积重难返。其二,得罪了关陇贵族势力,东都修建,科举等等,都意在削弱关陇贵族,最终杨广也是被关陇贵族中的李家灭的。其三,自暴自弃,后期局面失控,杨广索性放弃努力,开始赌博性的征讨高丽。导致最终失败。

  杨广是一个有远见,有才能,有抱负的君主,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万世江山,造福后世。于今时今日,我们可以说杨广做了很多功在千秋的好事大事。,仅仅这样就可以说他是伟大的好皇帝?显然不能,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你我生在隋炀帝年间,面对如此不堪重负的徭役,面对如此不考虑人民感受的君主?即便做了再多大事,谁又能轻松的说一句,这是明君?江山社稷。以人为本。抛开了这个,都是扯淡。

  总而言之一句话,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而隋炀帝,就是没有掌握好这个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