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有地图 据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出现
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
《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左传》中有“惜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在夏朝极盛时期,远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兽画成图,而九州的长官把图和一些金属当作礼品献给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铸成鼎,并把远方人画的画铸在鼎上,以便百姓从这些图画中辨别各种事物。
文中的“百物而为之备”,很明显说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图。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由此可以说,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端拱一年辽帝国南下连破宋军,幸得宋将李继隆违诏出战,会战于唐河,重创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军,斩首万余级。但辽军也还以颜色攻占了几度反复的易州,并将其牢牢控制,宋军仍然没有扭转颓势。次年七月(端拱二年公元公元989年)威虏军(遂城一带)乏粮,宋军准备运送补给前往,而耶律休哥此时得到了确切情报已于是派出军队拦击。对这个局面宋朝内部争论纷纷,以张汩为首的文臣提出放弃威虏军一线,收缩防御兵力。
张洎上了一份奏章摘录一段“今敌兵入境,阻绝粮道,而王师遽出,三镇之众,冒炎酷,陟郊坰,充防护军储之役,本无斗心。以援送怠惰之师,当北敌轻扬之骑,且行且战,必贻败衄。一军小却,众或随之,则威虏等军望风而自下矣。安危事势,昭然可观,宜时,乘大军之势,保全士旅,拔垒而旋。如是,则三镇之众,出既有名,威虏等军免覆亡之祸矣……。”
对此军方代表人物李继隆是极力反对的他提出“梁门(静戎军)北面保障,不可废”。事实上梁门和遂城的确很大程度上牵制了辽军,加大了宋军的战略纵深,后来名将杨延昭和魏能镇守这两个要塞,辽军屡屡不能得手,被时人称为“铁遂城,铜梁门”这两位大将也赖此成名!于是宋军在激烈的纷争压力下毅然出发补给威虏军。
宋军一方可谓精英尽出,指挥官是他们的头牌悍将定州都部署李继隆,副手有定州副部署孔守正,定州副都部署范廷召(定州都部署名将郭守文似乎没有出战,可能已经身体吃不消了,此人次年年底去世),头号勇将李继宣和忠肝义胆的裴济也随行了。参战的部队主要也是镇,定两个部署司的精锐,总兵力不多“所领步骑裁一万”。
辽军主帅是名将耶律休哥。辽军兵力情况记载不一,范廷召传记为三万,而李继隆传记为八万,在我看来八万对一万似乎过于离奇,很可能李继隆传所谓八万包含了一些辽军的辅助人员在内,夸大了宋军的战绩,辽军动员的部队笔者认为应该是精锐的宿卫军皮室军,在宋史尹继伦传有一段记载“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这里皮室一个可能是人名,但笔者认为更有可能是部队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