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曾经的金饭碗、银饭碗:海关、邮局待遇
上海开埠以后,农田减少,“耕夫织妇尽弃其业,而趋工场”。19世纪70年代,虹口沿江船厂、货栈、码头,工人多为广东、宁波人。1924年,对一家纱厂工人调查,上海本地人占12.1%,外地人87.9%;对815名邮政工人调查,上海本地的占12.9%,外地职工占81.1%。
上个世纪30年代起,移民到上海大多投亲靠友,进入同乡所在的行业,形成上海行业经营者和就业者的地域性。广东人经营烟草、鸦片和洋杂货业居多,安徽人经营茶叶和丝绸业多,江、浙、晋商人经营银钱业,湖南人开酒店,浙江绍兴人开煤店柴行多,山东人卖高脚馒头饼,苏北人开理发铺等。
日商纱厂女工主要来自苏北和安徽,华商纱厂、面粉厂以无锡和上海本地人为多; 丝织业大多来自浙江和苏南农村,居首为浙东的嵊县、东阳,次为湖州、义乌、诸暨等地;航运业以广东、天津、宁波人见多,码头和运输业则主要来自苏北;市政公用业很多来自湖北、河北等地。警察大多招自河北、山东。铜工以南京人居多,铁工、翻砂工、冷作工多为广东人,木工、木模工则以宁波人、广东人居多。
解放前,在上海无根基、无文化或文化程度低的外来移民大多以打短工、摆地摊、拣垃圾度日。就业以进外资公司和工厂光彩。就职政府和公共服务事业令人羡慕。海关、邮局工资高,待遇好,管理正规,职业稳定,被公认为“金饭碗”、“银饭碗”。
解放后,当工人成为大部分青年人的就业期望。“吃公家饭”成为就业的主要导向。受时代号召,1966、1967两届余留毕业生和1968、1969两届毕业生共50.7万人全部动员上山下乡,俗称“一片红”。社会上对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的选择看法是到农场比插队好。在到农场的去向中,优先考虑上海市郊农场,其中在复兴岛和奉贤的农场比较抢手,崇明岛农场次之。再是考虑在江苏省的上海大丰农场和在安徽省的上海黄山茶林场。
1977~1982年,上海共安置156.3万人就业,其中103.7万人为城镇待业青年和回沪知识青年。进入80年代,市民择业仍受计划经济年代影响,以选择单位为重,进国营单位算是正式就业。上个世纪90年代起,劳动力市场形成,国营企业大批职工下岗,职业流动加快,择业开始不在乎国有单位的“铁饭碗”。创业当业主的越来越多。临时工、家庭手工业等非正规就业被社会接受。希望到机关工作的增加。年轻人向往受雇于外资企业。199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项关于社会意向的调查研究显示,市民希望受雇于外资企业的比例最高,选择企业的排序为欧美国家、香港、日本、台湾地区等。
德昂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境内的德昂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瑞丽、梁河、陇川、保山、永德、耿马、澜沧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德昂族是古代接受汉文化较多和较早的民族之一。元明清以来,与傣族人民交往密切,特别共同信仰小乘佛教,因此,受傣族文化影响较深。
水鼓舞是德昂族的舞蹈,舞蹈时,将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边敲边跳,大硭、大钹伴奏。鼓声深沉、庄重。可以单独跳水鼓舞,也可大家跟随水鼓节奏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