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皇帝享乐专门机构:猫有相应的称呼等
封建时代的皇帝,虽位高权重,至尊至贵,但在职业身份之外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所以,他们设立个专门的机构,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或者娱乐与游戏提供方便,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为下棋:唐朝在宫内设棋博士
唐朝的李氏皇帝,大多爱好下围棋。例如,李渊爱好围棋甚至到了“通宵连日,情忘厌倦”的地步;李世民也是个棋迷,曾专门写有两首五言《咏棋》诗,其一是:“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李隆基更是被史书称为“多艺”,其中就包括棋艺。宋人陶彀《靖异录》中记载了一个他和宁王下棋的故事:“明皇因对宁王问:‘卿近日棋神威力何如?’王奏:‘托陛下圣神,庶或可取。’上喜,呼将亭侯来。二宫人以玉界局进。遂与王对手。”可见玄宗爱围棋之甚。
因为皇帝大多爱下围棋,所以唐代宫廷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有棋博士一职,由会下棋的宦官担任,专教宫人下棋。《新唐书·百官志》载:“初,内交学馆……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乙、篆书、律会、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内教十八博士中专设有棋博士一人,可见这些皇帝们对围棋的爱好与重视了。
李隆基还设立了“棋待诏”这样的官职,用以招揽国内外的围棋高手,陪自己下棋,或者是参加一些活动、著书立说、弘扬棋道等。
为斗鸡:李隆基专设斗鸡坊
李隆基还特别喜爱斗鸡。他当太子的时候虽然喜欢,但还不敢太过于放肆。等到即位成为皇帝,立马就在宫中专门修建了斗鸡坊。唐人陈鸿《东城父老传》中就说:“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放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
唐人笔记中还有一个多次出现的神鸡童贾昌的故事。贾昌是一个13 岁的少年,以斗鸡之术高超而得到李隆基的超级喜欢。《东城父老传》中说:“昌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十四年,昌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天下号为神鸡童。”就这么一个玩斗鸡的孩子,唐玄宗出行去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都带着他,“开元十三年,(贾昌)笼鸡三百,从封东岳”。
设专职机构以玩耍斗鸡游戏,行封禅大典也念念不忘,可见唐玄宗的不务正业与荒唐程度。
为面首:武则天专设控鹤监
圣历二年(699),已垂帘听政历时40 年的武则天似乎是感觉自己有些心力交瘁、力不从心,想解脱一下,于是就在这一年初设立了一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新机构——控鹤监,由面首张易之任控鹤监丞。久视元年(700)又改称奉震府,以张易之为奉震令。
武则天设立这个机构,一是为面首张易之等提供合法的身份与活动场所;二是为自己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之处。简言之,就是武则天寻欢作乐、管理美貌男小三们的专门机构。在里面任职的也都是面首及一些轻薄的文人,极其类似历代皇帝们的“三宫六院”,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是这里的“皇后”和“贵妃”。
《新唐书·杨再思传》中说杨再思“为人佞而智”,每每夸赞张昌宗“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虽是谄媚之语,亦可见女皇“以容貌幸”的选美标准。所以,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向女皇提供“男性温存”;除此之外,它的另一功能是曲宴供奉,“每因宴集,则令嘲戏公卿以为笑乐”。由于是皇帝、面首和宠臣们的内宴,这个地方很快就堕落成一个制造闹宴、赌博、酗酒等各种荒诞行径的地方,成为宫中的“海天盛宴”,引起众多正直大臣的非议。
为养猫:明代专设猫儿房
猫儿房是明代宫廷内的一个宦官机构。出自太监刘若愚之手的《酌中志》在“内府衙门职掌”一节中记载:“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 可见猫儿房之职责是专职养猫,并选拔佼佼者觐献给皇帝。
因为生在皇帝家,这些猫和人一样,有专有的名字、称呼和等级。例如,公的叫“某小厮”,母的叫“某丫头”,被阉割的公猫一般叫“某老爷”;得到皇帝和后妃们特别喜爱的,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该赐名的赐名,该封号的封号。有了职衔的猫就叫“某管事”,就可以“随同内官同领赏赐”。根据猫的官衔不同,这些“猫管事”还被分为“大管事”与“小管事”,等等。
如果有猫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喜欢,就会生有风光,死有哀荣。嘉靖皇帝就曾特别喜欢两只猫。一只叫“霜眉”的猫颇通人性,被嘉靖封为“虬龙”。它死后,皇帝伤心不已,下令葬于万岁山北侧,命为“虬龙冢”,并立碑祭祀。为了解除嘉靖皇帝失“霜眉”之痛,猫儿房又千遴万选来一只狮猫,也颇得皇帝喜欢。后来,这只狮猫也死掉了,“上痛惜,为制金棺,葬之万寿山之麓;又命在值诸老为文,荐度超升。
皇帝玩物丧志,待畜即厚,待民必薄。海瑞说嘉靖一朝的政治是“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老百姓则用他的年号挖苦他,说是“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如此,皇帝混蛋,民怨沸腾,离一个王朝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如今,当人们为了做成一件事,却苦于自己资源不足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寻找赞助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赞助”。
明武宗开旅店拉赞助
当然,这赞助不是你想要人家就会给你的,所以选定一个吸引人的项目,找到合适的赞助者是最起码的条件,接着就要看该项目最终能否带来利益的共赢。如果能,支持会继续,源源不断;不能,结果可想而知。
历朝历代的皇帝用钱,绝不是毫无节制的。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早就为子孙后代定下了每年用钱的数量,如果超过了预算,手头拮据,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明武宗正德皇帝赚钱的方法独具个性:“强行拉赞助。”他命令宦官在各个城门以及通往京城的官道路口以皇上的名义开设旅店,强行征收“过路费”。
户部官员天天上折子提意见,可是武宗根本不搭理他们,一意孤行,照收不误。他驾崩之后,这种强拉赞助的制度也就被废除了。
武宗的继任者嘉靖皇帝不喜欢玩乐,也不喜欢旅行,他钟爱炼丹。皇帝炼丹就得请明星级别的道士协助,因此嘉靖皇帝的开销也很大。但他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于是便采用最消极的方法:“等别人赞助!”坐在家里守株待兔等别人送钱,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天上掉馅饼!可皇上就不一样了,上有所急,下必有所应。当嘉靖囊中羞涩时,总会有人悄无声息地出现,急皇帝之所急,应皇帝之所需。
清代乾隆皇帝喜欢打着考察民情的名义到江南微服私访,实际上就是休闲散心。每次下江南都得用钱,他的办法是“招商拉赞助”。
以第六次南巡为例,乾隆让人早早把消息传出去,没过多久,负责管理食盐批发和税收的盐运使就报告,说是一批盐商自愿捐银子一百万两,赞助皇帝的南巡,并希望面见皇上。乾隆见到这个报告,心头大喜,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大笔一挥:“盐商不必再通过盐运使了,直接在运河边等候接见吧。”
面见皇帝是荣幸
盐商们为什么要孝敬乾隆银子又为什么要面见乾隆呢?首先是因为光荣,一睹龙颜,那是值得几辈子炫耀的事情,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代的事。更主要的是当面向皇帝献媚,并请求政策倾斜。如此两全其美的事乾隆自然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