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湘女入新疆 只为解决当地官兵的私人事儿
1950年2月,一道让驻疆大军“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的命令,令许多当兵男儿放下武器、拿起锄头,开始了自己战场之后的另一生涯。而这一生涯的开始,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自己。
当年驻疆部队中,男女比例极不协调,国民党新疆起义部队十万大军,平均年龄38岁,98%的官兵家在内地,96%的官兵没有成家。而解放军入驻新疆的十万大军,团以下的指战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光棍汉。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官兵们的婚姻问题,随着战争的结束,渐成燃眉之急,事关半壁河山的安危。
于是乎,1952年,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一批批湘女高唱着著名的苏联歌曲《共青团之歌》,往长沙招兵地点赶。其中有中学学生,有大学生,也有国民党将军的女儿,有的徒步走到长沙,有的瞒着父母家人,身高不够的就把鞋跟垫高了,体重不够就在口袋里装石头、秤砣,年龄不够的谎报年龄。结果,一共招收了八千多湘女。
最初,湘女们通往新疆的旅途充满兴奋,但是由于路途遥远、艰难,长达四五个月的进疆行程,却成了是横在湘女身上关乎生死的一道坎。有些湘女因为车祸、疾病等意外,还未到新疆死了,之后的湘女们所面临的却是路途上的恐惧。
当时湘女们进疆坐的车,大多是抗战时美国援华的“道奇牌”汽车,是从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得来时,这些车都老掉牙了,经常抛锚,加上路况太差,进疆队伍一天下来往往只能走一百多里。最让湘女们不习惯的是,平时在家乡经常吃的白米饭、 红辣椒再也难以品尝了,而北方的大饼,硬得难以下咽。在戈壁滩上,水更是珍贵,因为极度缺水,人人嘴上都起了泡,最后大家唱不得哭不得也笑不得,一张嘴,唇上就裂开一道道血口子。
有一位湘女曾经回忆说:“大卡车上架了篷布,一车坐四十个人,为防止沿途残匪的偷袭,还有两个武装战士随车保卫。我们就坐在行李上,相互靠着。有时,湘女们把头发盘在帽子里,扮成男兵模样。”
而湘女们这样费尽尽力的到来,原来最大的原因是为了解决驻疆大军的婚姻问题,以此来稳定军心。由于湘女是分期分批来新疆的,迫于现实,军人的婚姻问题,也就按职务、年龄、参加革命的时间,一批一批地解决。时不时便有领导会给湘女介绍对象:二十八岁以上,五年以上党龄,团级干部,怎么样?你要不要?“因此,二八五团”的说法逐渐流行。
那时候,女兵们最害怕听到那个“谈”字。只要一听说哪个首长要找你谈话,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首长找谈话”。到了部队,组织代替了父母,婚姻一旦被组织决定,也就只有遵从、认命了。
当时一首打油诗,就是对这些湘女们命运的最好反映:婚姻法,婚姻法,男四十,女十八,跑到新疆找爸爸,配的是夫不是爸,生儿育女把根扎。
当时湘女们再新疆的生活十分艰苦,房子就是地窝子, 一面是“门”,三面是泥墙,地上有一面的土基高一点,那就是床了。床上铺着一层红柳枝,洞顶上铺着红柳和胡杨枝,上面垫着土,头一碰地窝子顶,泥土就会不 停地掉下来。冬天早晨起来一层冰壳,要把冰壳弄掉以后,才能正式起床。由于干活时风沙大、出汗多,湘女们身上都长了“成疙瘩”的虱子,她们都把它叫作“革命虫”。过度劳累,使得很多湘女都没了月经,被她们称为“干血痨”。
据新疆军区档案馆的资料统计,在进疆的8000湘女中,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3岁。而为了贡献国家,曾经的豆蔻年华,终究免不了在风沙中化作苍苍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