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的黄金储备曾经很惊人
很多年以前,顾炎武在阅读史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汉武帝赏赐大将军卫青,一次赏给黄金二十万斤;王莽晚年娶皇后,用了黄金三万斤;唐高祖李渊犒赏儿子李世民的战功,用了黄金六千斤。可是到了北宋以后,无论宫廷开销,还是功臣受赏,所用的黄金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几万斤、几千斤减少到几十两甚至几两。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朋友会说原因很简单,过去史书上说的黄金都不是黄金,而是黄铜,后来史书上说的黄金才是真正的黄金,一次开销几万斤黄铜很正常,开销几万斤黄金就不可能了。
这个解释很主流,包括河南大学的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上讲《史记》,都持这个观点,结果误导了很多人。事实上,过去史书上的黄金和黄铜是很容易区分的,如果单写“金”或者“黄金”,则可能指黄金,也可能指黄铜;如果写成“赤金”“兼金”,或者后面加上“镒”这种特定的度量单位,则一定指黄金,而且还是纯度很高的黄金。
那么汉武帝赏给卫青、唐高祖赏给李世民的那些黄金,究竟是黄金还是黄铜呢?毫无疑问就是黄金。关于这一点,国内经济史界已有共识,西方汉学家也有力证。
现在我们回到顾炎武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越到后来,帝王们开销的黄金越少?
正确的解释是黄金越来越值钱。
古代的黄金储备曾经很惊人(如王莽时代,仅宫廷贮藏的黄金就在140吨以上),那时候黄金的购买力却非常低(在汉朝,黄金一镒,折合今天300克,才只够买10袋小米),所以君王们才舍得拿出那么多黄金来赏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作为财富象征和支付手段的黄金显得越来越稀缺。比如说在西汉,一斤黄金只能换三斤白银;在魏晋,一斤黄金已能换十斤白银;到了北宋,一斤黄金可以换十三斤白银;而在鸦片战争前夕,一斤黄金已经能换三十斤白银了(以上金银比价均见于历代正史的食货志)。
为什么黄金会越来越值钱呢?一是因为黄金的开采速度远远比不上白银,二是因为国际上的金银比价一直超过,所以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银运到,再换成黄金运出去,使的银价越来越低,金价越来越高。
您知道,从明朝中叶到民国前期,一直是一个“银本位”的国家,白银价格不断走低,等于是的货币不断贬值,所以晚清以来涌到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投资做生意的外国人必须想办法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保值。怎样才能保值呢?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买成地皮或者买成房子。的有钱人见状,也跟着模仿,于是上海和天津的房地产市场率先火爆起来。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天津营业的外国银行一般都设有信托部,该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囤地和购进房产(参见房师文《天津市地价之研究》,1934年5月油印本)。不光天津,当时整个银行投资的渠道“主要就是公债与房地产”(吴承禧《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既然银价走低能带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那么银价走高也能让房地产市场冷却下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靠生产与出口白银谋利的北美白银集团说服罗斯福政府抛售黄金、收购白银,使国际银价迅速上扬,商人以及当时统治部分地区的日本殖民者眼见有利可图,就把国内的白银卖到国外,两年不到,银行的白银库存锐减,市面上流通的白银也减少了一大半。前面说过,当时是个银本位的国家,白银减少等于银根紧缩,房地产商从银行和钱庄那里贷不出钱来,在建项目纷纷停工,烂尾楼不断涌现。
受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因为上海的房价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绝大多数购房者都不可能做到一次付款,所以早早就流行了按揭购房。可是银价上涨以后,银根紧缩,银行和钱庄成批地停业整顿,不再经营按揭业务,想买房的人只能望房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