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货币是怎样的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39www.nkfx.cn历史朝代

  东周铸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金银铸币等。东周各国流通的钱币也各有特点。东周货币金属铸币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经济的重要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最初出现于春秋晚期的货币,是最早的金属铸币,下面趣谈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东周货币是怎样的?

  东周货币简介

  铜币 东周货币中以铜币最为普及,是当时中原各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按铜币的形制又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①布币。指铜制的铲形币。又名刀布或钱布。战国以前,曾用麻布为交换煤介,后来人们出于习惯,把新出现的铜币也称为布。布又可分为2种类型:一为空首布,此种布币是铲状工具的缩小,故柄上仍保留有銎,所谓空首即指此而言,

  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 山西侯马晋城遗址附近春秋晚期的地层中,出土有耸肩、尖足的空首布,通高约13厘米左右,还发现有泥质的铸范,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布币。1937年, 河南汲县山彪镇魏墓中出土空首布600余枚,与侯马所出相似,表明耸肩尖足空首布当是晋或魏的货币。,在河南 洛阳、孟津等地的墓葬或窖藏中也发现不少的空首布,这种布系周人所造,柄和足较短,肩为斜肩或平肩,足为桥形,有的布上有东周2字。周空首布流通时间较长,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空首布左耸肩尖足布中平肩桥足布右斜肩桥足二是平首布,从空首布演化而成。铲柄不复有銎,变成一铲状的铜片。这种布容易铸造,携带和使用也很方便,流通于整个战国时代。除三晋外,周、燕等国也有发行。其形制不一,可分为方足、尖足和圆足三大类。

  方足布又可细分为3种不同类型(a)圆肩、方肩的桥足布,这是方足布中最早的一类。大小不等,最大的通高约为10厘米,最小者仅4厘米。布上有安邑、梁、山阳、共、垣、蒲坂等魏、韩城邑名。此种货币已有母子相权的现象,如安邑布即有二、一、半3种。是战国时的重量名称,实测一约合今14克。(b)方足小布,通高约4.5厘米,裆为方形。这种布铸造数量多,流通时间长。出现于布上的城邑名称近百个,常见者有安阳、长子、皮氏、马雍、铸、彘、

  宅阳、 平阳、襄垣、 高都、平阴、襄平等。这些地名大多属三晋,有少数属燕或周。(c)楚布,这种布布身较长,分大小两种,首上均有孔,钱文难识,一般称之为殊布。多出土于今 浙江、 江苏等处,估计是楚国所造而专通行用于今长江下游的一种钱币。

  尖足布分大小两种大布通高约18厘米,布上地名有 邯郸、晋阳、大阴、蔺等;小布通高约5厘米,钱文常见的地名有晋阳、蔺、大阴、 武安、西都、武平等30余个。两种布上的地名绝大部分属赵。大布发现较少,小布则在今山西、 内蒙古、 河北、 东北等地常有发现。同方足小布一样,有的还标上为半,这反映当时半最便于使用,铸造最多。这种布一直通行到秦统一之前.

  圆足布的首、肩、足都是圆角的,又可分不带孔和带孔的两种不带孔的有晋阳、离石、兹氏等布。带孔的首和两足端各有一孔,俗称三孔布,布上有安阳、阳等地名,背面有一两或十二朱之类的背文。十二朱为半两,有人以为这种布币或和秦制有关。这种布年代较晚,可能在战国晚期。实物流传下来者很少。战国时铸造平首布主要用泥、石、铜等材料制范,包头曾出过安阳布的石范,河南新郑发现有泥质的殊布范。传世品中见有铜质和铁质的布币范。 ②刀币。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通用刀币。将钱币铸成刀形,表明齐、燕一带过去曾以刀为交易的媒介物。各国刀币各有特点,齐刀体大厚重,通长约17厘米。刀上有齐法化、安阳之法化、即墨之法化等面文,铸作颇精,多出土于山东济南、兖州以东地区。燕的刀币较齐刀轻小,正面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流通范围甚广,近几十年来,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都有发现,并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处。明刀出土时常常是成百上千,可见这是战国时发行量很大的一种钱币。赵国钱币虽以布币为主,但也兼行刀币。赵刀和明刀大小相似,唯刀身略为挺直,刀面上铸有邯郸、白人等地名,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均有出土。除上述几种刀币外,还有一种尖首刀,多发现于河北、辽南、 山东等地,刀上仅有六、八等字,尚不清楚这种刀币为何国所造。战国时铸造刀币主要用泥范或石范,易县燕下都遗址中曾出土泥质的明刀范,一范能铸明刀5枚。河北平山县出土过石质的刀范。山东临淄出土过较多的泥质及石质齐刀范。传世品中还有铜质的齐刀范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