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带桃花一生嫁六个皇帝的女人:晚年得李世民
女子最怕容颜老,时间一直是把杀猪刀。,古代一位女子直到60高龄,女人的魅力依旧可以对岁月免疫,这位萧皇后就是一个可以对抗岁月还能在宫廷里被6个皇帝疯抢60年。正如有句广告语说的——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她从13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虽然身上的标签从少女、熟女、大妈一直换到大娘,她的魅力从未打折,直到60岁那年快快乐乐地病死在大唐的后宫。这究竟是怎样一位宫廷奇女子?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女子不计其数,,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
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魄来看,倾国倾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萧皇后出身于南朝的皇室,是西梁明帝萧岿之女,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出身皇族的萧皇后一生可谓多灾多难,曾经经历了隋炀帝,宇文化及,突厥番王,唐太宗,再加上隋文帝和自己的父皇一共历经六个皇帝。
萧皇后和六个皇帝的先后顺序
第一个时期萧皇后嫁给了隋炀帝杨广,结婚的时候隋炀帝是晋王没有登记,后来隋文帝死后杨广继位册封她为皇后。萧皇后六个丈夫中最爱的应该就是隋炀帝杨广了。
第二个时期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处死以后,萧皇后被宇文化及霸占封为淑妃。
第三个时期远嫁异域,成为突厥番王的王妃。
第四个时期唐太宗迎回这位萧皇后,最终落叶归根。,关于萧皇后被单雄信杀死是不正确的,只是隋唐英雄传的戏说而已。
也许,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出生时,一个占卜奇人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其生辰八字,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皇后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正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自13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千般沧桑、万种风流,全溶进了她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
13岁嫁隋炀帝杨广
就在萧皇后出世的那年,北周杨坚接受静帝禅位而作了隋文帝。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在平陈战争中功绩显赫,为了表彰他,文帝除了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统统将家中未出嫁女儿的生辰八字呈报朝庭,以便为年方21岁的杨广选一相配的王妃。谁知挑来挑去,年龄相当的姑娘们这个不合,那个相克,最终唯独刚满9岁的萧氏女的八字与杨广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于是就选定了她,这还真是命啦,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
杨广本来驻守扬州,在进京朝觐时便见到了他将来的妻子萧氏女。他见到萧氏女如此动人,便为之激动不已。在开皇十三年杨广入朝时,就迫不及待和她完成了婚事。其时,杨广25岁,新娘才刚满13岁,以现在的规定看来13岁是不能结婚的,但在古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二十多岁的女人,那是典型的大龄女人了。
洞房花烛夜,杨广心花怒放地把娇羞万状的小王妃拥进怀里,还做着黄梁美梦,因为让他高兴的是,早年有个水平还算凑合的大仙给萧妃算过一卦——“母仪天下”!萧妃既然会母仪天下,那么他不就是皇帝吗?虽然现在太子是他的哥哥杨勇,但生在帝王家的他怀有当皇帝的志向也是很正常的,他把萧妃视为自己命中的福星,对她珍爱备至。可惜的是,他听话只听半句,算命先生在“母仪天下”四个字之后还有四个字——“命带桃花”,这似乎就注定了她不会是他一个人的,大不了他只算是采了头彩而已。
因为有了萧妃这颗希望之星,原本不曾对王位另作妄想的杨广,开始有计划地与大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
偏偏太子杨勇又是个天生找死的主儿,爹妈花大价钱给他娶的大老婆太子妃元氏他爱理不理,却把心思都花在偏房云昭仪身上。结果元氏受不了气,上吊自杀了。杨坚和独孤迦罗一怒之下要废掉杨勇的太子之位。杨广则乘虚而入,故意在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样子,还有意作出疏远萧妃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识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与他配合着表演双簧,还不时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要求赔偿青春损失费。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一气之下就废除杨勇太子之位,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这时距离杨广与萧妃完婚已经7年了,也就是说,这对颇有心计的小夫妻,在母亲独孤皇后前面整整演了7年的悲情苦戏。
杨广登太子位一年后,独孤皇后因病而死。随后,杨广便逐个弄掉了几个对手,史称隋炀帝。
高枕无忧之后,隋炀帝开始沉溺于酒色,无心管理朝政。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大将宇文消总管营建东都洛阳,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奇材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注重了房事,自然就会疏忽国事。杨广在位的十几年间虽然征服了无数美女,却没有征服李渊等几个美男。在他第三次游兴扬州之时,天下已经大乱。李渊、李密、窦建德等人纷纷举兵,心灰意冷的杨广决定迁都南京,不再回北方。这时,窥视皇位和萧皇后已久的宇文化及率领禁军造反,率兵进入离宫,刚满50岁的隋炀帝在寝殿西阁被缢杀。
杨广死后先后被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番王抢走
宇文化及早就对萧皇后心存暗恋,干掉杨广之后,立即以她的儿子性命作为要挟,逼她做了自己的偏房。
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不久,魏县又被攻破,他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
作为胜利者的窦建德除了收缴宇文化及的金银珠宝,还收缴了魅力不减的萧皇后。虽说已经做了两次寡妇,失去了两任丈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依然不减。窦建德本着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把宇文化及的淑妃变成了自己的王妃,纵情于声色之娱,忘记了逐鹿中原的初衷。
恰好,窦建德有个醋缸级的原配夫人曹大嫂,她常在他们两人黑灯瞎火“共赴巫山”的时候,突然顶着超大号灯泡冒出来撒泼发怒、插科打诨,弄得窦建德大失情趣。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大有直逼中原之势。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萧皇后在几番转折后,不想居然会移民到国外——突厥。天生丽质难自弃,颠沛流离不枉情。在国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无往不胜的利剑,一举戳穿了突厥父子两代元首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的心。时势至此,命运已经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当初就预言她命带桃花,在劫难逃,那也就只有听天由命吧!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番王的爱妃。
后来,老番王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萧皇后又被新任番王接手。
四十八岁的萧皇后迷倒三十三岁李世民
十年后,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四十八岁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岁,但萧皇后入朝时,李世民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完全没有年事已高而应有的老态,比一般的少女还多一份独到的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才华盖世的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再加上萧氏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人由悯惜而生爱意。
这可爱煞了李世民,或许是他从小就缺少母爱的缘故,他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萧皇后身上体会到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更感受到一种类似姐姐与母亲般的温馨,使他为繁重国事所累的心得到稍许抚慰。这就样,萧皇后被唐太宗封为昭容,转了一大圈回来又成了大唐天子的爱姬。
为了欢迎萧皇后来到宫中,李世民破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来欢迎她,四处张挂着华丽的宫灯,歌女舞姬们献上轻歌曼舞,桌上堆满山珍海味,唐太宗以为这种场面已经够豪奢了,问身旁的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其实,眼下这点排场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远呢!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是在廊下悬挂120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车。对此,萧昭容不便明说,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对她愈加敬重和疼爱了。
就这样,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18年平静的岁月,67岁才寿终正寝。
综观萧皇后的一生,真可谓历尽千般沧桑,展尽万种风流。一个女人,竟被6个皇帝疯抢了60年,历史上还能举出第二例吗?在她的一生中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也历尽了沧桑劫难。不说她风流至极,却也可说她福气不浅。
试问,女人的魅力是否可以对岁月免疫?答案是肯定的,萧皇后就是一个例证。正如有句广告语说的——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她从13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6位丈夫,虽然身上的标签从少女、熟女、大妈一直换到大娘,她的魅力从未打折,直到60岁那年快快乐乐地病死在大唐的后宫。
萧皇后生平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西梁明帝萧岿之女,隋炀帝的皇后。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张皇后,南兰陵人(今江苏常武一带)。 隋朝萧皇后被六个帝王占有是真是假?萧皇后出身于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仪天下的隋炀帝皇后,也曾做过重臣宇文化及的淑妃,更曾伤心地离别战乱的中原——远嫁异域,成为突厥番王的王妃。几番波折、几许坎坷,最终叶落归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于长安凤辉宫。
她不是政治上能建立显赫功名的女人,也不是一个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与可贵,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她,就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人们一般称她为萧皇后。
入主隋宫成王妃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通往长安的路上,一队气势磅礴的车马疾驰而过。透过飞扬的尘土,隐约可见那飘展的旌旗上大大的“晋”字。这正是驻守扬州的晋王杨广在快马加鞭地赶往都城长安——去迎娶他的新娘。
盼来盼去,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他的新娘——萧氏,是父皇隋文帝杨坚为了表彰他在平陈战争中显赫的功绩,而从天下名门世家中选出来的绝色女子。他有次回朝,匆匆一瞥,见生得琼姿仙貌,韶丽惊人。他顿时神思恍惚,脑中再也挥不去她的倩影。只是她当时年龄尚小,母亲独孤皇后便让萧氏在宫中学习礼仪、书画和歌赋。
吉日良辰,阳光普照,春风和煦。积雪已经完全融化,垂在檐下的冰棍也早已销声匿迹。长安城内,大殿上的金色琉璃瓦在太阳照射下闪着金光。皇宫中被装点一新,人流穿梭,喜气洋洋。隋文帝下令普天同庆,万民同乐。京城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
九声炮响,身着崭新龙袍的文帝和独孤皇后,在内侍的搀扶下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御辇。晋王杨广与新娘的轿子紧接其后。彩旗仪仗早已排列整齐,文武大臣簇拥着御辇向西而行。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沿着笔直的石板大道出兰林殿去建章宫,到那里举行皇妃的册封仪式。文帝和独孤皇后登上圜丘的高阙,只见阙基三层,汉白玉所筑,晶莹碧透;顶端为蓝色琉璃瓦,高耸入云;阙面为圆锥,围墙北圆南方,蕴含“天圆地方”之义。
文帝龙行虎步,走至香案,手执炷香,跪地对天行礼。身后独孤皇后、晋王杨广、萧氏以及满朝文武大臣,均行三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宣诏大臣手捧诏书,布告天下,宣布晋王杨广即日完婚,萧氏女正式被册立为王妃。
红烛下,杨广上下打量了萧妃一番。只见她大红软缎礼服,配滚金大红绶带,披烛光宝色霞披。云鬓叠翠,插一枝金步摇,步摇上饰金花玉兽,有五彩珠玉下垂。耳上是两枚明珠耳,玲珑生辉。而光彩照人处更是那蛾眉凤眼粉颈桃腮,用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来形容和描绘她的美,都不嫌过。而最难描摹的神韵,更在眉宇之间,翠眉如画,含情脉脉,呈现一种惊人的端庄之美。
杨广大喜过望,得此佳人,夫复何求。听说此女还有入主中宫,母仪天下之说,说不定这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杨广对她自然娇宠备至,呵护有加。
但聪明贤惠的萧妃并没有让杨广一味地沉溺在温柔乡里,而是劝诫他以政务为要,以简朴为德,以百姓为本。杨广没想到自己的妻子有如此的德行和远见,心中油生一丝敬重,对她也更加地宠爱,自己也专心政务,过起了简朴的生活。此时,隋文帝杨坚对太子杨勇越来越不信任,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渐为不满。太子又因冷落了正房太子妃元妃而宠爱偏房云昭仪,使得严治后宫的母亲独孤皇后也颇为恼怒。最终文帝在独孤皇后的说合下,废掉了太子杨勇,让杨广坐上了太子的宝座。
萧妃没想到自己的夫君成为了太子,顺理成章,自己也就成了太子妃。难道真如人们所说,自己将来会母仪天下?
母仪天下思规劝
仁寿四年(604年),隋朝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在过了他六十四岁的生日后,终于病倒了。才两三天的时间,好端端的一个人便瘦得变了形面容枯槁,眼窝深陷,目光混浊,呼吸时急时缓,时短时长。他没有抵挡住病魔的侵袭,一命呜呼了。
举哀发丧完毕后,太子杨广换上冕服即位,后被恶谥为隋炀帝。萧妃被册立为皇后,印证了人们所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此时杨广三十六岁,萧皇后才二十四岁。
她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感到一丝恐慌与不安。她似乎还没有做好一切准备,可这些就已经飘至了。虽然独孤皇后给她讲过,仁智贤慧、知书达理的樊姬辅佐楚庄王使楚国称霸的事例,独孤皇后铁腕治后宫也早已被她奉为典范,可她还是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茫然。
更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坐上皇位的杨广,再也不如以前那般宠爱她了。此时的他,早已经被那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吸引住,全然不顾她是先帝的宠妃,每日下朝以后便流连忘返,早已把她这个同舟共渡十余年的妻子冷落在了一边。
也许是出于女人天生的妒意,也许是想显示一下皇后的权威,她逼迫宣华夫人迁往偏僻的仙都宫,断绝她与皇帝的来往。没想到,她这步棋走错了,皇帝整日郁郁寡欢,无心政务,更不踏进皇后宫半步。
她的内心被痛苦撕咬着,她想到了刚为晋王妃时的岁月,那时杨广对她是多么地宠爱;又回忆了与杨广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那么甜蜜。可这一切,如今只剩下回忆了。罢了罢了,既然自己不能像婆婆独孤皇后那样用“铁腕”管制住皇上,还不如洒脱一些,该放就放,做个善解人意的皇后,一心为皇上着想,使他不再为后宫的琐事而烦恼。
她向隋炀帝妥协了,派人接回了宣华夫人,把她安置在金凤院。隋炀帝自然欢喜,对她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后宫中又恢复了以往平静的生活。
可惜红颜薄命,半年之后,宣华夫人一病不起,竟香销玉殒。隋炀帝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沉浸在痛失爱妃的悲伤里,连朝政也懒得去理。
皇帝忧愁,做皇后的自然也心情低落,愁容满面。自己纵有天仙般的美貌,那又能如何,仍然让君难展笑颜。这个女人做了个天大的决定——建议炀帝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她来不及去考虑是对还是错,只想让自己所爱的人不再沉浸在痛苦里。
一语惊醒梦中人。隋炀帝立即下诏广征天下美女,又派遣匠作大将宇文恺主持东都洛阳的规划、设计和营建。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奇材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西苑的十六院建好后,隋炀帝日日流连于此,每天沉浸在轻歌曼舞之中,变换着花样与选来的各方佳丽听歌赏乐、骑马下棋,日日夜夜沉溺于酒色。炀帝听从近侍高昌的建议,建造了一座精巧别致的“迷楼”。那里装饰得豪华无比,宛如瑶台仙境。隋炀帝更是忘而不归,早把朝政置之脑后。
萧皇后对独自度过的一个个漫漫长夜,早已习惯了。她不再感到悲伤,心似乎早已麻木。她只是痛心于自己怎么会如此糊涂,为炀帝提了如此荒唐的建议。可转而一想,即使自己不提,该发生的总会发生的。皇上变了,他已经不是几年前人们交口称赞的晋王,也不是先皇文帝引为骄傲的太子,更不是自己心目中所企盼的那个皇上了。也许他原本就是这样,根本就没变。不管怎样,她没有忘了独孤皇后对她的教导,仍然要规劝皇上,于是含泪写了一篇《述志赋》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
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乃夙夜而匪懈,实夤惧于玄晕。
虽自强而不息,亮愚蒙之多滞。
…………
愿立志于恭俭,私自兢于诫盈。
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
惟至德之弘深,情弗迩于声色。
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
…………
她劝诫皇上要有所节制、用心国政,不应该再纵情游乐,以免葬送了隋家的大好江山。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炀帝读过赋后,竟一笑了之,大不以为然。他觉得,人生苦短,若不及时行乐又待何时?在他看来,舜怎样?纣又如何?还不是到头来同归于黄泉!
她感到无尽的绝望与悲哀,既然皇帝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江山,作为一个弱女子的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只有冷眼旁观了。
隋炀帝带上了嫔妃嬖妾、侍卫随从差不多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南下饱览江南秀色
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终于开通了。隋炀帝带上了嫔妃嬖妾、侍卫随从差不多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南下饱览江南秀色。
龙舟上兵甲列阵,旌旗招展,非常壮观。隋炀帝在龙舟上感叹自己的杰作,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竟在自己手中完成了。一代帝王一生中能成就几件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呢?而自己在位时,就开凿了大运河。
虽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可以陪伴在皇帝身边游览自幼熟悉的景色,可萧皇后仍然忧心忡忡。如此浩大的工程,不知凝聚了多少百姓的血汗;如此豪华奢侈的出游,不知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庄子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她不知隋家的这座龙舟还能支撑多久?
此次巡行江都(江苏扬州)后,隋炀帝迷恋上了那个地方,几次兴师动众南下。萧皇后都假称自己身体不适,没有随行。她不想看到炀帝肆意地挥霍百姓的血汗,也不想随着炀帝一起挥霍而增加自己的罪恶感。皇上不在,自己就是主人,她有着难得的清净。可她心里清楚,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不了几天了。
果然,不堪忍受徭役压迫的老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开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攻进离宫,刚满五十岁的炀帝在寝殿西阁被乱臣缢杀。
萧皇后虽然一直都在担忧,当这一切变成现实后,她还是感到了震惊与惶恐。皇帝都已经死了,那她这个皇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几番飘零坎坷路
萧皇后的美貌、端庄救了她的命。当宇文化及看到如此姣姣红颜、夭夭国色之时,被她的丰姿俊秀所折服了。他怎么能忍心杀害如此天姿国色呢?
萧皇后的内心在强烈地挣扎着,做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应该随陛下而死,以示忠贞。但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独孤皇后的教导,自己还没有尽到一个做皇后的责任炀帝的儿子杨浩还在,死是容易的,活下来才需要更大的勇气。而眼前最要紧的,必须保住自己的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天下大乱,豪雄四起,或许复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她带着献出一切的重负,忍受着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和对仇人的愤恨,委身于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醉心于和美人萧皇后的缱绻缠绵,暂时忘了自己的政治扩张。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逼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住,一败再败,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萧淑妃。不久,魏县又被攻破,窦建德杀死了宇文化及。这次距隋炀帝的死,还不到一年时间。
萧皇后本应该是高兴的,杀死炀帝的主谋终于受到了惩罚。但令她难堪的是,堂堂隋朝的皇后,竟然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俘虏。她再也没有谁可以依靠,也没有希望可以寄托了,这天下到底该是谁家的天下,不是她这个柔弱女子所能左右的。她只有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了,也许惟有死才是真正的解脱。
她选择了用七尺白绫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选择了用七尺白绫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无奈,窦建德的手下对她严加看管,她连死的机会都没有。她孤守在屋里,不再涂粉施朱,不再轻理云鬓,当心已枯死时,外表所有的装饰都是徒劳的。就让时间这副毒药慢慢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吧!
远嫁塞外忆中原
没想到,她的生命又有了一次转机。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在唐武德二年(619年)夏,派使者前来迎接萧皇后去突厥。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萧皇后踏上了去往草原的征程。她心乱如麻,泪如泉涌。真的要离开中原了吗?这里再乱,也是根系所在,不知那异域番邦等待自己的又将是什么?可自己已别无选择。也许离开这个战乱的地方也好,把所有的伤心屈辱都抛掷脑后,远走边塞,说不定会有自己的另一片蓝天。
一望无垠的草原使她的心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与翠绿的青草相映成趣。碧波万顷的绿海完全展示出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画卷,她深深地陶醉在这画卷里。
越走越近了,她看到了一顶偌大的营帐。这营帐完全由坚实的红柳木和整张的牛皮搭成。帐顶与帐帏,彩绣与彩绘,乃至布置与陈设,全部都是那样的美轮美奂,简直和那金碧辉煌的皇宫别无二样。这是可汗为迎接她而特制的帐篷。
她从可汗的眼睛里,早已看出了自己对可汗的吸引。寄人篱下,又有什么清高可言呢?再加上小姑的一再说合,昔日的萧皇后便成了番王的爱妃。既然自己命该如此,那就顺其自然吧!
多少个日夜,她仍然梦回家园,醒后才知,自己身处异境。而读书念佛成了自己最主要的生活,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当她听说可汗亲率数万铁骑南进中原,大唐天子与突厥之间战火重燃时,她便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书卷,再也无法看下去,一丝淡淡的哀愁袭上心头。她想象着中原的父老乡亲,在突厥铁蹄践踏下的那种悲惨生活……
她的心在这里一刻也难以停留,早已飞到那千里之外的中原,不知何时,自己才能把家还?
天意怜幽草。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她终于可以回中原了。
坐在辇车之上,她挑帘极目远眺。唐军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凯旋归来。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觉自己如一叶浮萍,不知哪里才是最终的归宿。因而情不自禁地低语“难道自己真的要回家了吗?”
让她受宠若惊的是,那个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英明君主李世民,为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欢迎她的归来。她知道自己早已过了女人的“黄金时代”,没有纯真可以炫耀,没有娇美可以卖弄。
当她托着曳地长裙,仪态万方地款款进殿时,李世民和在座的大臣被她的雍容典雅所折服了。只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细眉如画,双瞳剪水,顾盼生姿,香腮如雪,如晓花含露,似雨后秋菊。虽是徐娘半老,却丰韵依存;虽是年近知命,却依旧光华腴润,尤其是眉宇间不经意显现出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人爱怜。
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他甚至怀疑她是否真的是萧皇后,因为她的外表与实际年龄实在不成正比。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妇人竟如此光彩照人,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那雍容典雅的气质,更是一般的红粉佳人所不具备的。这个英明的皇帝,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封萧皇后为昭容。这位饱经离乱的隋朝皇后,正式成为大唐天子的爱姬。
如此结果,是她——曾经的萧皇后所万万没想到的。她在大唐的宫殿中幸福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她卧在病榻上气息奄奄,她梦到了许多事情,也回味了自己不同寻常的一生,最终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岁月峥嵘,往事悠悠。这个柔弱的女子走完了她不同寻常的一生,那奔流不息的大运河,不仅见证着隋炀帝的奢侈享乐,似乎也在诉说着一代名后的传奇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