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最是帝王家 说说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命运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40www.nkfx.cn历史朝代

以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储位又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漫长的历史中算是难得的一代明君,但帝王之家最是无情,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及死后,他与后妃们生下的14个儿子,在权力的倾轧与更迭过程中,除后来当上皇帝的李治和获得善终的李福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所生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据《新唐书》载李渊有22个儿子,19位公主。但22个儿子中,只有李渊与窦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卫王李玄霸(16岁病死)、李元吉有所作为,其余都是平庸,无建树。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同胞兄长太子李建成(被杀时38岁,五个儿子也一起遇害)、同胞四弟齐王李元吉(被杀时24岁)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唐高祖李渊,566出生陇西成纪,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6月25,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一生,有长孙皇后和七位后妃及一个后宫宫女为他生了十四个儿子。其中

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

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阴妃生庶人李祐;

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韦妃生纪王李慎;

杨妃生赵王李福;

杨氏生曹王李明;

王氏生蒋王李恽;

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聪明,武德三年,封恒山王。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后来,李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系狱当死。“帝诏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绩、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杂治,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为废朝,葬以国公礼。”(《新唐书太宗诸子》)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2子楚王李宽,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国除。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房遗爱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根据吴王李恪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有子四人,李仁、李玮、李琨、李璄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岭表;有女亦四人,现已知第四女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第4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王,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太子和魏王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杀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泰为顺阳王,迁居均州的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35岁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