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吧黑幕 国企之耻
是个法治社会,然而济南济钢鲍德汽运公司却强迫工人上班,从来不休班,并且把工人分到辐射严重的地方,压迫工人并且工资不高,全被上级高干贪污。随趣谈网小编看看这起事件。
济钢吧黑幕
近期部分媒体连续炒作所谓“济钢搬迁”问题,什么“济南污染一成来自济钢”“济钢搬迁已获省委支持”“济钢主业将迁往日照”,甚嚣尘上,聒噪不已。一时间,济钢成千夫所指,职工人心惶惶。因为山钢集团对济钢下一步的发展定位尚未明确,作为一名济钢职工,本不想多说什么,可是某些部门官员和媒体的喋喋不休,实在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进入冬季以来,济南市被重重雾霾笼罩,空气质量连续两个月垫底,环保部门说“若扣除济钢影响,排名可提升3个名次”。在这里,不想辩解济钢有污染物排放的现实,问题是甚至全世界并非济钢一家企业排放,否则也不必召开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关键看是否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上海有宝钢,武汉有武钢,太原有太钢,南京有南钢,济钢同他们一样进行污染物控制,山东省的排放限值还严于国家标准,而且是年年加码(如烧结机头SO2限值2014年为200mg/m3,2015年起为100mg/m3(国家仍为200),低于欧美的排放标准)。近几年济钢每年都要投资一两个亿进行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和正常运行,主要的排放点都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环保局的网站随时可以查看,完全公开透明,达标排放率99%。11月29日,环保部门在济钢检查时承认,济钢严格执行了济南市的重污染天气限产限排措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低于规定标准。
还有一个情况济南市民并不了解,2007年济钢的钢产量曾经达到1212万吨,这几年响应国家号召按期淘汰了11座炼铁高炉、2座炼钢转炉、4座炼钢电炉、2座焦炉,年产钢下降到600万吨(为了安置因减产而富余的上万名职工,济钢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价,没有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这8年济钢产量减少了一多半,可是济南市的雾霾为什么更严重了呢?媒体说济钢可以参照首钢的做法外迁,请问首钢2008年迁出北京后,首都的雾霾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呢?宝钢、武钢、南钢、太钢等钢厂,产量比济钢高,排放不比济钢少,为什么人家的城市雾霾没有济南严重呢?
现在让济钢搬迁,颇有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味道。这座已有57年历史的老企业,曾经是济南市规模最大、贡献最大的企业,也曾经是无数济南人向往的企业。当年济钢的利税占济南市1/6、出口创汇占1/4的时候,怎么不让济钢搬迁呢?当年济钢的煤气供应30万济南市民生活的时候,怎么不让济钢搬迁呢?当年济钢自发绿化光秃秃的鲍山、赞助男女排和儿艺、消化裕兴化工厂的铬渣时,怎么不让济钢搬迁呢?泉城广场、经十路、高架桥、大明湖扩建、南部山区开发、全运会……哪一样没有济钢大大小小的贡献呢?哦呵,现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下滑,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大了,所以就要“卸磨杀驴”了?!甚至,有些网民要求济钢“快快滚出济南”,伤得我这心啊,流血不止……
把污染的矛头对准济钢,到底有多大意义呢?据了解,全国有75家重点钢铁企业,18家建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产量超过千万吨的有17家。不管从内陆搬到沿海,还是从大城市搬到小城市或农村,只不过换了个地方而已。如果认定钢企的污染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那么搬到哪里去都是污染。有位中央领导就直言不讳地对某钢企说,“你们能搬出去吗?”而且从已经搬迁的钢厂看,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首钢搬到了曹妃甸,重钢从市区搬到了长寿区,由于投资巨大,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之市场不景气,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亏损。济钢现有在职职工3万多人,加上离退休职工、职工家属近10万人,搬迁投资需数百亿,过程需五六年,往哪搬?怎么搬?“是就地改造、与城市共融,还是搬迁,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做出战略思考,不是所有城市都一定要走环保搬迁这条道路的。”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前不久在青岛说,“城市钢厂搬迁不可拍脑袋,必须慎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