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是个怎样的人
大唐皇帝李治
唐高宗李治为大唐第三代皇帝,为唐国公李渊之孙,唐太宗李世民之第九子,于贞观十七年被饱受诸皇子夺位之苦的李世民册立为皇太子,在盛唐历史上,李治虽因性格懦弱,少有建树,然而却是一位颇为仁爱的皇帝,因而后世口碑一直不错。
唐高宗李治画像
唐太宗子嗣众多,年幼而又生性敦厚的李治本不在承继大业的人选之内,然而未等太宗皇帝驾崩,太子李承乾、齐王李佑便先后谋反,令得李世民伤心不已,心灰意冷之下,遂生出了将王位传给自己亲自抚养长大的九王子李治,便是后来的唐高宗。
或许在李世民心目中,缺少雄才大略,治国能力不足,尚可教化提高,然而若无一颗仁爱之心,必定无法广施恩泽于天下万民,难以堪当一国之君之重任。
李治登基之初,在朝政大事上倚重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虽无大错,却始终无法成长一名独当一面英明君主,直到后来,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中豪杰来到了李治身边,唐高宗的执政生涯才得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女人,便是后来成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
关于唐高宗李治,民间对他的评价普遍是一位“守成皇帝”,说得更明白点,与其说人们对他的政绩感兴趣,不如说对他后宫女人之间的故事更为津津乐道。须知唐高宗李治从父亲李世民手中继承的,不仅仅是大唐的江山社稷,还有李世民生前颇为宠幸的后宫佳丽啊!
李治的诗
盛唐时期是历史上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百姓,皆能作几首诗寄托情感,私以为这与当时开放的民风与清明的政治制度有关。在众多喜爱诗词的帝王中,唐高宗李治当属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唐高宗李治剧照
自幼得父亲太宗皇帝李世民教导的李治,在诗词和书法上都造诣颇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风雅天子。虽然后世普遍评价他性格懦弱,执政能力有限,李唐江山后贞观时代的繁荣主要靠英明果敢的武则天,然而唐高宗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任谁都抹杀不了的。
在李治登基之初,由于王皇后与萧淑妃为争夺帝王的宠爱长期勾心斗角,使得心灰意冷的李治越发将感情转向感业寺内的先帝才人武则天,常与她对诗传情,互诉相思之苦。
武则天回宫后,很快铲除了王皇后与萧淑妃这两个后宫最为难缠的劲敌,风风光光成为大唐的一国之母。高宗得武后辅佐,在朝政大事上终于有了对抗长期把持朝政的权臣的勇气,遂逐步瓦解了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外戚势力,至此,终于把先帝留下的江山重新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期间,李治的诗词创作水平也有大幅提高,从不少诗篇中都能反映出当时繁荣昌盛的历史景象。如一首《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通过精彩的笔触生动描述了帝女成婚的盛况,《谒大慈恩寺》则记述了高宗在位时期,大唐对东瀛的第一次战争白村江之战取得大获全胜的战绩。
高宗执政时期,是大唐疆域最辽阔,经济最繁荣,人口增长最快速的时期,李治与武则天都为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治在位多少年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
唐高宗李治剧照
李治与武则天是夫妻,更是政治舞台上的铁腕搭档与对手。
唐高宗登基初期,前朝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遗老大臣长期把持朝政,后宫有王皇后与萧淑妃两股政治势力争斗不休,一时间竟没人把这位初登大宝的天子放在眼里。
若没有武后的辅佐,以李治的性格,必定沦为傀儡,断不会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前朝后宫,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因此,前期的李治对武则天自然恩宠有加,倚重非常。
然而到了后期,武后专权,渐渐飞扬跋扈,大有越过王权一人独大之势,李治遂起了废后之念。还得说武则天技高一筹,一早已洞悉了帝王的心思。在她的精心策划下,李治的废后计划彻底破产,至此之后,他对独揽大权的武则天再也无能为力了。
永淳二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饱受精神与病痛的双重折磨后,终于告别了人世。
武则天从此再无制约,更加肆无忌惮,遂废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赶出长安。懦弱的睿宗李旦本就是个胸无大志之人,面对暴戾强悍的母亲自然不敢有多意见,竟然主动提出禅让王位,请母后登基为帝。武则天欣然接受,于是,时年六十七岁的武则天荣登大宝,灿烂辉煌的大周时代正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