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使舍人深得人心 魏文侯问狐卷子从谏

历史朝代 2023-03-26 13:26www.nkfx.cn历史朝代

魏文侯使舍人

魏文侯作为一代明君肯定会有大量的舍人,这些人可以在魏文侯需要的时候为魏文侯出谋划策甚至是可以为其牺牲性命,一个人要让自己的舍人能够对自己忠心耿耿是需要有点本事的,最起码是需要有笼络人心的本事的。魏文侯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拴住舍人的心的人,只要是心在魏文侯这里,走到哪里都是魏文侯的人。

魏文侯使舍人——毋择失鹄

史书《说苑》记载,魏文侯让舍人毋择去送一只天鹅给齐侯,中途却弄丢了天鹅,毋择还是去了齐侯那里,将装天鹅的笼子送给了齐侯,并且说自己宁愿被杀也一定要完成任务,天鹅飞走了也一定要将魏文侯的好意带到,将笼子献给齐侯,齐侯觉得这个人实在是一个人才,于是想要留下毋择,说愿意将自己都城外的百里沃土送给毋择,让毋择不要回魏文侯那里了,毋择却没有丝毫的留恋,表明自己不愿意留下的心迹后坚决的返回了魏文侯处。

这则小故事一方面说明了毋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表明了毋择对魏文侯的信任与忠诚,如果是一般的人可能会想到回去不知道会受到何等的惩罚,不如留在齐侯处享受那百里沃土,毋择选择即使是受到惩罚也要回去说明了毋择相信魏文侯会对自己犯的错误有一个公正的评判,即使是接受惩罚也不背叛魏文侯,可见魏文侯是一个多么让人信赖的人,一个多么能笼络人心的人,其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魏文侯问狐卷子

魏文侯生于乱世,是魏国的开国国君,可以说其统治奠定了魏国的百年霸业,功劳自然是不容置疑的,这样一个人是一个文功武治兼备的人,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人,任何人说的有道理的话都会认真的听取。正是这样的优点使得臣下才能够直言相谏,魏文侯也才能及时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魏文侯问狐卷子

史书《韩书外传》记载,魏文侯问狐卷子,父亲贤德可以依赖吗?儿子贤德可以依赖吗?哥哥贤德可以依赖吗?弟弟贤德可以依赖吗?臣下贤德可以依赖吗?狐卷子都回答说,不能!魏文侯大怒,问是什么原因。狐卷子回答说,父亲尧有才有德,儿子丹朱却被流放了;作为儿子和哥哥舜有德有才,他的父亲却被囚禁了,舜的弟弟却是傲慢无礼的;作为弟弟周公有才有德,周公的哥哥管叔却被处以了死刑;作为臣子商汤王与周武王有德有才,夏桀王与商纣王都遭到了讨伐。由此可见依赖别人是不会得到成功的,治理好国家只能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魏文侯虽然是一个强者,个人认为强者往往也不是天生的,任何人都有着脆弱的时候,有着难以下决断的时候,有着需要别人扶一把的时候,所以强者也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依赖的人,而狐卷子却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只能是依靠自己,虽然有点残酷,却是真相。魏文侯既然是选择了作为一个强者,就选择了自强不息。

魏文侯从谏

魏文侯是战国时代的魏国开国国君,带领魏国从一个内有外患的国家成长为一个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战国霸主,其功劳自然是标榜史册的,一个人要做事先做人,这是现代人的观点,用在任何时代都是合适的,魏文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超群的人格魅力的君主,如果一定要问其成功的原因,可以说这是最主要的。

魏文侯从谏

魏文侯的优点有很多,作为一位君主,要做到的就是从谏如流,魏文侯从谏这个小故事就是从一个小事上说明了这一点。

据《资治通鉴》记载,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下后将其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一个怎样的君主?”群臣说“一个仁德的君主。”任座却说“你中山国打下之后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是什么仁德君主?”于是魏文侯大怒,任座也离席而去。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也说魏文侯是一个仁德的君主,魏文侯问原因,翟璜说“只有有了仁德的君主臣子才可以说实话啊。”于是魏文侯非常高兴,立即将任座请了回来,并且亲自下堂迎接。

通过这则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魏文侯是一个能够听进劝谏的人,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君主,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对臣子耿耿于怀,一旦是发现自己错了就会立即改正,这在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很多人身份越尊贵,越觉得当面被人顶撞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能够做到魏文侯这样的实在是不多,正因如此,魏文侯才能够成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