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为什么鼓励生育 历史上鼓励生育的君王
古代君王齐桓公为什么鼓励生育?下面趣谈网小编就告诉大家齐桓公为什么鼓励生育,其他鼓励生育的君王还有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人提出了少生、优生重视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的计生理论。唐初的民间通俗诗人王梵志,曾以当时最流行的诗歌形式,用大白话写出了不少计生标语。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意思是,儿子不要生的太多,有一个能做事的就行了。
齐桓公消减后宫人数 解决婚龄男女比例失调
奖励多生孩子的家庭,这只是古代计生政策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解决育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是强制早婚。
在古代早期,一度提倡晚婚,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便是这样。当时法定适婚年龄男子30岁,女子20岁。但在实行鼓励多生的计生政策时期,适婚年龄往往被大大提前。如春秋时的齐国,便推行男20岁、女15岁的计生政策,鼓励国民早婚,有的朝代甚至将女子婚龄提早到13岁。
齐国早婚政策的推出,还有一段故事。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有一次,齐桓公到民间微服暗访,在一老百姓家里看到,一年已70岁的老头还是自己做饭,他便问是不是没有子女。老头说他有三个儿子,可因为家里贫穷,都没有娶到老婆。齐桓公回宫后,把这件事对主持齐国政府全面工作的上卿管仲说了,管仲便提出了这一鼓励早婚的政策。
,管仲还提出了解决育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一个办法,是消减齐桓公的后宫人数,不让宫中有怨女。当时王室、诸侯女人数量超编严重,以周王后宫来说,是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在编女人共计121人;诸侯则是一娶九女。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论是王室,还是诸侯都多占多用,民间有钱男人也跟着蓄私。墨子当时便向外界爆料,称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认为这是造成社会适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之一,呼吁节制。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