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刘邦的评价

历史朝代 2023-03-26 13:26www.nkfx.cn历史朝代

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创者,且也是一个从平民登上皇帝的第一位,而在历史中,刘邦给了众多名人中有哪些评价呢,对此历史上对刘邦的评价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对刘邦的评价

历史上对刘邦,项羽的评价

说到我的观点,小时候,我对项羽真是倾慕之至。他的神武,可谓气吞山河;他的爱情,可谓缱绻动人。从多数赞美的文人笔下,我体味着一个英雄的气概和情怀。,结局究竟是悲凉的。几番番入我梦来的重瞳子项英雄最终自刎乌江,美丽的虞姬亦是随风而逝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那个时候,我为项羽惋惜万分,我对刘邦嫌恶之至。

近日,仔细看过了司马迁《史记》之项羽本纪及汉高祖本纪。我觉得不能不说点自己的新感觉了。

项羽,自然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一日,始皇游会稽,项羽脱口而出这个人可以取而代之呀!其叔项梁奇之。其后,举事而起,从者云集。破釜沉舟,救赵破秦,令诸侯莫敢仰视。及自封西楚霸王,众王反叛,更见其骁勇讨伐乎东西,征战乎南北,往来翕乎,未知疲倦。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真正的勇士,是无法被震慑的。

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

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的失败。此语本人实不敢苟同。

细读史书,透过一幕幕细节,就会清楚的发现,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他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领袖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气度。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不信吗?我们且来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

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这样的例子不必一一列举下去。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尽管司马迁怜惜地将之列入本纪记载,他也终不过是一名威猛的勇士而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