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齐为何同情乞丐 庄子田子方的思想
庄子之齐
庄子之齐,从字面意思就可以明白,说的就是庄子到齐国的故事。那么在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其实大家是不知道的。有一个叫刘基的人在书里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庄子是怎么与乞丐“感同身受”的故事。
庄子
这个刘基呢,是个大文人,出了一本书叫做《郁离子》。在这本书中呢,有一篇文章叫做《石羊先生》,然后里面就有了一个典故——今日我们所说的“庄子之齐”。
那么这个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就是说,庄子呢,在去齐国的路上,走了很远嘛。看到了一个乞丐,要饭的,就对乞丐说“我好同情你呀。”乞丐一听,哇,有人同情他,那这个人很可能会给他饭吃啊。毕竟同情不管用,可是同情心管用啊。于是呢,乞丐就向庄子要饭吃。
庄子一听乞丐的要求很尴尬,因为毕竟自己也已经好久没吃饭了啊,连打肿脸充胖子都做不到。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咯“其实吧,老兄,我也是七天没吃饭的人了。”言下之意,我自己都饿着肚子,怎么给你饭吃。
乞丐一听,唉,认错了人。看看吧,自己遇上了那么多的人,有的人给自己饭吃,有的人不给自己饭吃,可是对自己说,哇,我好同情你呀的人,只有眼前的这一个。可是偏偏眼前的这一个,也是个饿着肚子的。那么这说明什么呢?只有和我一样的境遇才会明白我同情我啊。
庄子田子方
这也是庄子的文章,不过更像是杂记。想想人家庄子在乱世中,拒绝了一个君王的邀请,毅然决然投身大自然去搞文学创作,那么怎么可以不出点儿作品呢?一个人坐在那边思考东西,要写写画画,这篇文章估计就是庄子思想发散的时候写出来的。因为全篇分为十一个部分,长短不一并且找不出其中的联系。
庄子画像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去了第一个部分里的人名,田子方。此人名无泽,字子方,是魏文侯的好朋友。因为他的学问之高在诸侯里面是出了名的,魏文侯还特地去请他来做老师。
这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通过这田子方和魏文侯的对话,来表达一下庄子对于东郭顺子追求真的处世态度。第二部分要夸奖一下自家的无为态度。第三部分是孔子和自己弟子的对话,讨论了下“心死”和“身死”的差别。第四部分借老聃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主张。第五部分是个小寓言故事,探讨“真”与“形”的关系。第六部分的内容比较高级,也很符合道家的思想,财富生死全都是身外物。第七部分是在说花花。第八部分写的是臧丈人,同样是无为而治。第九部分说的是寂寞和专心的重要性。第十部分写了孙叔敖的清高。第十一部分写的是君王过国家存亡的无动于衷。这还真的是一个称职的君主吗?
庄子的通篇虽然互相没有联系,从头到尾都是道家的思想。世人真的要做到这一步,难上加难啊。
庄子的世界观
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是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说到庄子,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在很大程度上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学说多少都能看到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子。后来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尊称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老庄哲学”。
庄子雕像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应该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万物归一。远离官场的庄子,清高孤傲,甘愿曳尾涂中,尽享逍遥之乐。虽然生活贫困潦倒,四壁徒然,但得已从凡世红尘中解脱出来,也不失为一种获得。《逍遥游》中写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正是这种抛开世间种种顾虑和牵绊,放松全身心的豁达,让我心生羡慕。不顾一切只听从本心的潇洒姿态,也是现今社会上为功名利禄而忙碌的人们应该学习的。
天人合一,人即是天,人来于自然也逝于自然。读懂这些,大概就能理解庄子在妻子去世后,击盆而歌的奇怪举动了吧。世人在亲人去世后一般都是哭,悲痛至极;可是庄子不同,他高兴得敲打着盆子唱起了歌,像是在庆祝。这个庆祝不代表庄子不爱他妻子,而是他懂得生命原理就像四季轮回,即使魂魄化成风,也还是存于世间,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庄子,善于把丰富的想象写进文章。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翱翔于九霄的大鹏,都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