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中医养生有什么关系

历史朝代 2023-03-27 09:57www.nkfx.cn历史朝代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今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以“中华岁时节令文化”的形式,继续发展和丰富着。例如,立春要迎春,清明要踏青,谷雨前要享用雨前茶,立秋要食用瓜果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生活情趣。很多地区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一些谚语,如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等。这些谚语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含义。

可实际上,二十四节气的现实作用不仅如此。

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之光认为,这种文化既然只诞生在中国,必然和中国特有的气候条件有着密切联系。正是变化急剧、变幅极大的特殊气候才有了相应的特殊医学。而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相应观,那么人们治病、养生显然跟气象要素有关。

二十四节气,简言之,就是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土下,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经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经夏浮于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升降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万物之生命也。

秋收冬藏,秋降冬沉,春生夏长,春升夏浮。升者,阳热升也。浮者,阳热浮也。降者,阳热降也。沉者,阳热降也。藏者,藏阳热也。收者,收阳热也。长者,长阳热也。生者,生阳热也。

一日之卯午酉子,一年之春夏秋冬也。伤寒论肠胃之热证,申酉时必热加。遗精白带,半夜病作。春病温病,夏病霍乱,秋冬人则身体特别健康。皆大气运动整个发现之事实。所以学中医学,必先学知大气。必先学知二十四节气。

“中医认为,‘四时’的变化,也就是春夏秋冬的鲜明温度变化,是大自然影响人体健康中最重要的变化,也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外因。所以‘顺四时(季)而适寒暑’才成为我国气候条件下防病、养生的一个总原则。”他说,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温带纬度上只有最冬冷夏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才诞生中医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观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中医特区分为长夏季节;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因此,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季节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不仅需要区分四季,还要跟着节气走。

节气的节字,就是竹节。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

宇宙大气,交节必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久病之人,腠理干塞,交节不能通过,是以死也。

凡病节前起色,以后即愈得快。可以见中医学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矣。故学知二十四节气,须用功夫,一点不可含糊。务必于事实上,随时随地找出凭据,欲找凭据,仍须在病人身上去找。

中医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二十四节气实用价值的体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