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贡案是什么
惠州惠东县平海古城过去盛行“七巧贡案”。到了七夕前后,平海城内多个家族中的小女孩、大姑娘、新媳妇和老太太们,她们通过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贡品”,拜祭“七姐”,相互赛巧,展示心灵手巧、蕙质兰心,祈求家庭幸福,祝愿国泰民安。平海七巧贡案的手工艺品有花灯、宫灯、花果、仕女、器物、宫廷、塔楼、插花、图案、刺绣、糖艺、文房四宝以及成套的历史故事人物。七巧贡案从农历七月初六日晚摆设至初八日晚,一般都在家中的前院摆设,便于供人欣赏、点评。
七夕贡案
七夕贡案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传统民俗文化,基于牛郎织女传说,其布景独具匠心,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手工制作等传统手法,是七夕乞巧风俗的主体和主要表现形式。自古以来,望牛墩镇 摆贡案、拜七姐的风俗就长盛不衰。每到七夕,这里的民间女子就会通过传统的赛巧习俗,常以稻米砌菊、蒜衣作莲、蛋壳为灯等,以农作物为制作材料手工制作各式各样的贡品,展现自己的心灵手巧,追求美好爱情婚姻。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夜,在交子时辰,姑娘们穿上新衣服,带上新手绢,净手焚香,口念祭文,七人结成一队,拜祭“七姐”。在村中祠堂摆设贡案,陈列巧物,通过手工制作的贡品,相互乞巧、赛巧,祈求得到人神的共赏,表达对坚贞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七夕贡案”一般分五个部分一是茶酒斋饭。二是龙狮贺节。三是五谷丰登。四是鹊桥相会。五是拜祭香烛。在农历七月初六交子时辰(11点)开始,在贡案前,举行拜祭七姐仪式。
起源
望牛墩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面,始建于宋代,绍熙年间,东莞县令张勋筑望牛亭,亭塌,遗台,后为土墩,自古就是东莞市的“鱼米之乡”。
特色
七月初六晚“拜七姐”是岭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风俗之一,始于五代。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有记家乡风俗《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并注“七夕改为六夕,始于五代。以七夕诸大臣须赴宫乞巧会也。”东莞市望牛墩镇自古就有“摆贡案,拜七姐”的风俗,直至文革时期受到禁锢,曾一度中断。
改革开放初的七夕,农民自发组织贡案活动,规模不大。初时,村民只在家里作试探性摆设,见没有被反对,才慢慢增加祭品,并由当地民间艺人共同制定方案,确定各种手工展品,用各种水乡农作物作为制作材料,手工精心制作传统的各种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形成贡台,祭拜“七姐”。
传承现状
目前道滘镇民俗活动的主体出现断层,七夕贡案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在强大的城市商业文化、娱乐文化的冲击下,道滘七夕贡案的民俗内核正在发生蜕变,这是节日面临的最深层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