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曲剧是什么
洛阳曲剧又称洛阳小调曲,是一种新兴的戏曲剧种,属于河南曲剧的一大流派,已有60余年的历史。因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善于表达当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现已遍及河南各地,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历史沿革
洛阳曲子渊源于明代弘治年间(15世纪后期)开封的俗曲。这种俗曲汇集了里巷歌谣和南北曲的零星曲牌,后又融汇人江淮俗曲,由开封传向洛阳、南阳等地。洛阳南郊王屯人王风桐到南阳当私塾先生。课余曾学唱练弹,缮抄曲本。他于清同治11年(1872年)返洛,把自己掌握的130余支南阳曲牌与洛阳的老调曲版对比研究,经过掺兑筛选,在王屯附近教唱。这些曲牌很快得到推广。洛阳曲子开始萌芽。
曲剧名段
《胭脂》、《阎家滩》、《陈三两》、《卷席筒》、《风雪配》、《红楼梦》、《寇准背靴》、《胡二姐开店》、《安安送米》、《小观灯》、《打灶君》等传统戏和《下乡》、《赶脚》、《游乡》、《酷情》、《李豁子离婚》、《五福临门》等现代戏。
发展过程
洛阳曲子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坐堂弹唱
洛阳老调曲于原来都是坐堂弹唱。在堂屋客厅里,有人弹三弦、拨月琴、抓筝,另有人以简板、八角鼓与云罗击节。唱到一定节口,大伙帮腔和唱。由于八角鼓指挥全场节奏,每个节目的连套曲牌都是以鼓子头开唱,以鼓字尾结束,因而称为“鼓子曲”。
上跷演唱
由于厅堂容纳听众甚少,严重地制约着老调曲子的发展。王凤桐便开创了化装上跷演唱曲子的先例。洛阳原有的高跷是不说不唱的。经他的改造,可以边踩高跷边唱曲了。为了适应演出需要,他还对乐器进行了调整。高跷曲又唱又舞,形式新颖,很受人们欢迎。更重要的是洛阳曲子摆脱了豪门厅堂的桎梏,变成了群众性的演出形式,给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登台演唱
1925年农历正月后,老调高跷曲曾被观众数次拥上了简易的台子哼唱。先踩高跷再上台,想来有些不伦不类。但无论如何,老调曲开始登台了。1926年底,李九常等人的高跷社到许昌县五里堡演出。他们事先安排的是先在下边踩高跷,再到台上唱曲子。兴许是观众急于观赏台上演出,怕浪费了时间,所以坚持只登台演唱不要踩高跷。从此,洛阳曲子甩掉跷腿直接登台了。这是洛阳曲子的一场革命。是由高跷曲最终成长为曲子戏的一次质的飞跃。真正意义上的洛阳曲子诞生了。
洛阳曲子具有曲牌旋律悦耳动听的特点。它的曲牌大多曲式结构简短,旋律质朴、流畅,节奏明快紧凑。便于表现悲剧剧目。由于它成形于军阀混战、多灾多难的洛阳,加上它的曲牌旋律多向下行,所以唱腔如诉如泣,充满了悲伤感人的情调。
洛阳曲子剧目内容朴素感人,剧目大多取材于人民生活与民间故事。它的表演接近现实生活,给人以朴素真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