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鲨是不是鲨鱼
豹纹鲨是豹纹鲨科、豹纹鲨属鱼类。雄成鱼长147-183厘米,雌成鱼长169-171厘米。体很延长,躯干近圆柱形,尾部侧扁。头近圆锥形,尾部特别长。
豹纹鲨为暖海性底栖鱼类,主要栖息于大陆架与岛屿架的沿、近海中大型鲨鱼,性情较温顺,举凡砂泥底、石砾底、礁石区、珊瑚礁区等水域皆可见其踪迹。夜行性,白天活动力迟缓。白天常伏沙底暗礁中,夜晚钻入礁中洞穴觅食。肉食性,主要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亦捕食小鱼。
若激怒它,会展开攻击行为,有潜在性危险。无主动袭击人类记录,很难饲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大堡礁、印度洋西北部海域及中国东海、南海。包括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等海域。
吻宽圆,上部圆凸。眼很小,椭圆形,无瞬膜和瞬褶。鳃孔5个。背鳍2个,低狭,呈长方形,上下缘并行,后缘圆形;第一背鳍较大,部分前于腹鳍;第二背鳍后缘微凹,下角圆突,部分前于臀鳍。
尾鳍很长,约等于体长之半,尾椎轴不上翘。臀鳍比第二背鳍稍大或几等大,恰在尾鳍下叶前方,缘和角均圆形。腹鳍和臀鳍形状相似但较大。胸鳍宽大,外角和里角都圆形,后缘平直或微凸。幼体深褐色或黑褐色,具许多黄色细狭横纹和斑点;成体黄褐色,具很多列深褐色斑点,吻上无斑,吻侧和眼下的斑点细小;腹面浅褐色;各鳍都有斑点。
豹纹鲨为暖海性底栖鱼类,主要栖息于大陆架与岛屿架的沿、近海中大型鲨鱼,性情较温顺,举凡砂泥底、石砾底、礁石区、珊瑚礁区等水域皆可见其踪迹。夜行性,白天活动力迟缓。白天常伏沙底暗礁中,夜晚钻入礁中洞穴觅食。肉食性,主要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亦捕食小鱼。若激怒它,会展开攻击行为,有潜在性危险。无主动袭击人类记录,很难饲养。
形态特征
雄成鱼长147-183厘米,雌成鱼长169-171厘米。体很延长,躯干近圆柱形,尾部侧扁。头近圆锥形,稍宽扁。尾部特别长,比头和躯干长2倍余。背面自头后部至第二背鳍后部具纵行皮嵴3行。腹面在腹鳍和臀鳍间也具皮嵴3行。
吻宽圆,上部圆凸。眼很小,椭圆形,无瞬膜和瞬褶,距第一鳃孔比距吻端为近。鼻孔近吻端,具鼻口沟;前鼻瓣前部具一尖长鼻须,后部为一狭扁皮褶,同鼻间隔后部一起,伸达齿板前面,成一口前皮褶;后鼻瓣简单,前部成为入水孔外侧,后部与上唇褶相接。
口宽而横平,距眼的垂直线比距吻端稍近;口隅处上下唇褶发达,短而粗厚。齿小,三齿头型,排成横带状齿带,多行在使用。喷水孔比眼稍小或几等大,竖椭圆形,靠近眼的后端。鳃孔5个,狭小,最后2个很接近或重叠,使外面只露出4个鳃孔,最后4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低狭,呈长方形,上下缘并行,后缘圆形;第一背鳍较大,部分前于腹鳍,部分与腹鳍相对;第二背鳍后缘微凹,下角圆突,部分前于臀鳍,部分与臀鳍前部相对。尾鳍很长,约等于体长之半,尾椎轴不上翘;上叶不发达,仅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不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三角形微突,与上叶相隔处,也有一缺刻。臀鳍比第二背鳍稍大或几等大,恰在尾鳍下叶前方,缘和角均圆形。腹鳍和臀鳍形状相似但较大。胸鳍宽大,外角和里角都圆形,后缘平直或微凸。
幼体深褐色或黑褐色,具许多黄色细狭横纹和斑点;成体黄褐色,具很多列深褐色斑点,吻上无斑,吻侧和眼下的斑点细小;腹面浅褐色;各鳍都有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