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河洛大鼓的历史
河洛大鼓,俗称“说书”,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其演唱艺术形式有十一种词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刘公案》、《双打擂》、《大红袍》、《大八义》、《小八义》等。
历史沿革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流行在河洛地区一个较年轻的曲种,它有百年历史。据老艺人相传大约在1900年前后洛阳一带流行一种琴书,只有坠琴伴奏,艺人闭目端坐,唱腔低沉,节奏缓慢,在群众中不大普及。
南阳鼓儿词艺人李四来洛阳以后,和琴书艺人同台演出。琴书艺人吸取了鼓儿词艺人大腔大口演唱和动作表演的优点,加之使用打击乐、书鼓和钢板,很能烘托气氛,很受群众欢迎。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合作,改革丰富了洛阳琴书,使洛阳琴书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富有豫西地方风味,颇受群众欢迎的新曲种——大鼓书。
河洛大鼓早期流行于农村,20世纪30年代后渐渐流传入城市。在20世纪30年代中晚期,洛阳城区已经出现了相当稳定的曲艺市场,且艺人之间竞争激烈。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河洛大鼓开始在洛阳及偃师的周边地区,如宜阳等地迅速盛行。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原先存在的曲艺人员的行会制度逐渐被国家认可、资助的文艺体系所取代。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河洛大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1950年,周恩来总理率领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随团演出。
周总理观看演出之后问张天培:“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在1951年洛阳专区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曲艺发展带来致命打击,河洛大鼓也不例外,由于政治环境骤变造成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洛阳几乎所有传统曲艺表演的中止。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许多传统艺人成为被批判对象。洛阳地区传统曲艺界的境遇直到1977年才开始好转。“文革”后对传统曲艺的“解冻”把河洛大鼓推向一次短暂的巅峰。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河洛大鼓在城市以及一些郊县中则渐渐被边缘化。
河洛大鼓发源于河南偃师,兴于巩义,流行于洛阳、孟津、登封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