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地理环境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唐·白居易。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
盗凿破坏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1932年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由于战乱管理空虚,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
现代保护
1953年龙门文物保管所成立,其保护受起专家、学者和研究、管理部门的重视。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93年9月,石窟管理机构主持召开了“龙门石窟1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共有美国、日本、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提交了70多篇论文,对加强龙门石窟的保护与研究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1997年,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意大利合作开展龙门奉先寺遗址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历时5年的考古与研究,对奉先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有了初步认识。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4月,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看经寺内的罗汉像,无偿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失窃60多年国宝的回归,开创了龙门石窟流散文物回归先河。同年龙门石窟还远赴比利时、日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龙门石窟文物展,引起轰动。
2004年,意大利和我国政府合作,开展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项目,在此推动下,龙门石窟第一个文物修复实验室建立。
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3月28日,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保护人员没有对大佛进行大的修复,只是对大佛表面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2020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荣获2019年遗产保护管理工作5星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