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到底有多富有?
清朝末年,满清政府开禁封闭了两百年的东北,允许民众进入东北生活,开发东北。
由此“闯关东”的大潮形成了。随着大量人口进入东北。东北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当年著名的北大荒成了北大仓,人们形容它“棒打狍子瓢舀鱼”。
清政府灭亡后,民国成立,东北在民国政府的管理下继续发展。到了张作霖统治东北以后,东北的交通、教育、经济、医疗等各个行业迎来的一个大发展的高峰。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已经成为亚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但对于东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况大部分人是不了解的。甚至包括东北的年轻人也都认为民国初年的东北和历史书里写的一样,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但当我们对于历史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也包括经历过那个岁月的老人的讲述。我们知道当年的东北是相当的富有。
民国时期,如果按照现在的经济标准衡量,当时东北(黑吉辽,蒙东,热河等)的GDP全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工业总产值是山海关内各省总和的19倍。
举几个例子来讲,在教育方面,张作霖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当时东北最有名的本土大学是东北大学。当时东北大学的教授工资为360元,并且一律以银元支付,从不拖欠。银元在民国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是仅次于黄金的硬通货。
1920-1930年这十年间,民国的一块银元能够买到差不多18斤上好的大米或者7斤猪肉或者8尺布(物价以当时上海的价格为准,当时上海的物价为全国最高)。
360元的购买力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一个东北大学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买大米的话可以买到6480斤大米,如果按照当时东北的物价,差不多能够买到将近8000斤大米。期中国其他的大学的工资清华、北大的教授工资为300元,南开大学工资为240元。到了后期东北大学最鼎盛的时候章士钊等人的工资最高达到800元。由此可见当年在东北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工资那是相当可观的。
再说说当时的老百姓,二三十年代东北的家庭一般5-6口人,大一点儿的家庭有十五六口人。如果是农民家庭不太富裕的一个月至少能够赚4块银元。对于一个5-6口人的家庭一个月4块银元确实不算多。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东北的农民那个时候已经算是相当富裕了,至少这4块银元保证一家子吃饱饭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整月都吃粗粮的话,还花不完。况且当时的农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花销。如果家里再有点儿小生意比如当时的大车店(小旅馆)、小卖部之类的,经营的好的话五六十块银元不成问题。
所以当时的东北三省在中国人眼里就像今天的北上广深一样。很多的艺人、各界明星都到东北赚钱、走穴。甚至当时各地大学的教授也都跳槽到东北去教书。文中提到的东北大学后来就经常挖角清华、北大、南开的知名学府的师资力量。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