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因何而作《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讲述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凄美的爱情。可能却少有人知道,这诗因何而写,作于何时,写于何处。
说话,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游览杨玉环上吊处马嵬坡不远的仙游寺。不免就讲起整整五十年前的那场安史之乱以及杨贵妃他们的故事。陈鸿跟白居易讲,我们大唐的很多事,已在历史长河里消逝了。像明皇与贵妃,如果我们不加以记载,谁知道百年之后的人们,是否还记得呢?
白居易深表认同,写成了不朽名作《长恨歌》,而陈鸿也不落后,留下了同题材的着名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那么,当时为何白居易跑那里旅游去了呢?
长恨歌
其实他是搞了个假期短途游。当时,34岁的他在盩厔县做县尉。
看到盩厔二字,可能有朋友要懵了,第二个字,我虽然没学过,但估计是个形声字,读半边,应该是至音,第一个字呢?读哪里好?……真纠结啊……
其实也不能怪朋友们。只能怪盩厔二字,历史太悠久了。
此地位于陕西,号称西安左大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置盩厔县。直到1964年改名为止,虽然它所属的府道不同,甚至有时被废县,但恢复之后,一直都是用盩厔作为地名的。
也就是说,盩厔作为县名,起码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如今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两个字,我想,在古代,除了少数读书人,就算是当地百姓,也都不知道自己县名怎么写吧。就算写在纸上让他们认,也不认识吧。
所以,尽管盩厔历史悠久,为了百姓方便,最终以同音字表示,成为大伙都认识的周至县。
不过,当地学者研究,盩字之出现,远远早于汉武帝时期,当地出土的周代文物上,就出现过盩字。且,周族人在建立周朝之前,就在这一带生活。姬昌后来还在这里建了姬亶庙,以纪念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
,那都是久远的故事了,在该学者问当地民众,为何竹峪乡有个姬亶庙村时,得到的答案竟是,“甘肃麦客在这里吃了一顿鸡蛋面,这个村名就叫起来了。”麦客就是“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曾在北方陕、甘、宁一带流行的农民外出打工方式”。麦客吃了一碗鸡蛋面,村子就叫这名字?难怪该学者感慨,“多么轻松,又多么悲凉!”
不过,这不也正表示中国历史悠久吗?很多地方,很多事情,都在历史的流变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也呼应了陈鸿的说法,不记录,就不会被记住。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