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百般提防曹雪芹家

历史朝代 2023-03-27 09:58www.nkfx.cn历史朝代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这首不起眼的小诗,滴泪为墨、研血成字,道不尽千古文章的无尽苍凉,说不完万代文人的际遇辛酸。文章憎命达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身上得到同样的应验,他们少年家境衰落,中年历尽磨难,晚年痛失爱子,且都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不同的人生经历背后,却是不同的曲折命运。

曹雪芹终其一生的凄凉落拓,感怆悲零,想必中国的读者早已不陌生了。翻开一部巨笔微雕、沧桑满怀的《红楼梦》,兴衰之速、境遇之奇、人情之薄、悔恨之深,岂止小说家言,而是曹雪芹一生心路风霜的大折射。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皇帝的奶妈(即皇家专门的保母),祖父曹寅从小就是康熙的奶兄弟,又是康熙最亲信的小侍卫和伴读,两人是明里君臣,暗里兄弟的关系,曹寅还曾密助康熙铲除权臣鳌拜,立下汗马功劳。康熙皇帝不仅有雄才大略,而且极看重人伦亲情,为了酬报保母孙夫人的养育之恩,特意派遣她丈夫曹玺到南京去做江南织造监督,曹家先后三代四人担任这一肥缺要职。康熙南巡有四次由曹寅接驾,场面之盛,荣宠之深,借《红楼梦》中赵嬷嬷之口说那真是千载稀逢,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尤其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这一次更值大书特书。这一年康熙帝南巡,保母孙夫人已六十八岁,照规矩先叙国礼(君臣主仆),再叙家礼(母子尊幼)。康熙见到孙夫人异常高兴,一把扶住她对周围人说这是我们家的老人哪!其时适逢庭中萱花盛开在中国这种花是慈母的标记象征,康熙一时感念莫名,亲自为孙夫人手书一巨匾,上书萱瑞堂三个大字,表达自己对这位幼年保母终生难忘的感恩之情。皇帝亲自赐书,标志着曹家荣宠已极,一时在江南传为盛事佳话。

康熙对老保母一家的恩眷还有增无已不仅将曹寅擢升为通政使三品大臣,位在九卿之列,还特意将曹寅的大女儿指配给了皇家宗室平郡王讷尔苏作为王妃,实际上是将曹家的包衣(奴隶)身份提高到了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在清代,将低级旗的人提升到高级旗,叫做抬旗,这在当时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特别恩典)。曹家备受皇恩,鸿运当头,随着康熙朝的六十年盛世,享尽了人间富贵繁华。

一个掌握了最高统治者不可告人的核心秘密,而又深受其疑忌提防的高级奴仆,最终下场可想而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雍正五年(1727),被视为眼中沙子的曹頫终于因行为不端,亏空甚多被撤职抄家,后又被逮京问罪,枷号示众。

在当时,抄家的惨祸可不是一件儿戏的事情。据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一位学政(主持考试的官员)被参劾,上震怒,逮问籍没,妻先自尽,幼子恐怖死!被抄家那一年,曹雪芹才三岁多。当时正值年关,这本是阖家欢乐、万民同庆的好日子,可是曹府上下却陷入一片恐慌混乱之中,这给幼年的曹雪芹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记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