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到底披露了哪些斯大林的罪行
六十年前,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抛出秘密报告,引发世界各国共产党的集体恐慌。是年底,匈牙利事件爆发,苏军武装占领匈牙利以镇压反革命。以这两个事件为结点的1956年,成为国际共运史的分水岭,也是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标志性年份。对英国共产党来说,1956年则是自建党以来最危急的时刻,也是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元年。
苏共二十大对英国共产党的冲击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英国共产党派出由英共总书记哈利波立特(HarryPollitt)、总书记助理乔治马修斯(GeeMatthes)、副主席和党的理论家帕尔默杜特(PalmeDutt)组成的代表团出席苏共二十大。在二十大的公开报告中,赫鲁晓夫在历时七个小时的长篇大会报告中仅有一次明确提及斯大林。尽管如此,他却列举了苏联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米高扬(AnastasMikoyan)在随后的大会报告中进一步检讨了苏联实行的内外政策。苏共二十大的公开报告并没有起到爆炸性的影响。真正具有爆炸性影响的是赫鲁晓夫在大会即将结束的2月25日抛出的秘密报告。在秘密报告中,赫鲁晓夫披露斯大林党同伐异、诛杀异己、破坏民主与法制的种种罪行。
苏共对斯大林问题的清算,使英共猝不及防。两个月前,英共还在党报《世界新闻》(WorldNes)的圣诞一期中,颂扬斯大林是共产主义的伟大领袖和社会主义的设计师。因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在没有外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抛出的,英共代表团最初并不知晓秘密报告的内容。即使如此,苏共二十大公开报告中对斯大林问题的揭露也未被英共代表团所重视。在马修斯向英共执委会汇报苏共二十大的报告中,重申斯大林时期的路线得到继承,指出英共党员的任务是遵循斯大林路线,不要对斯大林时期的问题进行争论。3月17日,马修斯在《世界新闻》撰文讨论苏共二十大的政治重要性,他的评论完全建立在已出版的苏联领导人的讲话之上,而且他的分析明显是为斯大林开脱,要求人们继续保持对斯大林的忠诚。大约到3月中旬,英共另一份报纸《工人日报》(DailyWorker)内部的工作人员已经知晓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但《工人日报》拒不刊登秘密报告揭露的事实及相关的国内外消息。
直到4月21日波立特在《世界新闻》刊登关于苏共二十大的第一篇文章时,英共党员才知晓秘密报告的大概内容。但波立特没有说明他的文章是以秘密报告文本为依据,而且他的文章忽略了秘密报告中一些令人不安的细节。尽管如此,对于那些早已问询与讨论苏共二十大的人而言,波立特的文章进一步确认了急需在党内进行广泛讨论的必要性。波立特的第二篇文章刊登在5月5日的《世界新闻》上,这篇文章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斯大林主义是如何出现的。党的出版物仍然没有公开讨论苏共二十大的主要问题,党的领导层对苏共二十大在党员中引起的骚乱茫然无知。英共意识形态大师杜特在5月份《劳工月刊》(LabourMonthly)的每月笔记中写到
大辩论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不是斯大林。太阳上的黑斑只会让根深蒂固的太阳神崇拜者吃惊。不是对安全机构的滥用。在一个需要不懈努力以应对严峻考验的时期保证了苏联成就的取得。想想看,一场伟大的革命在没有反对意见、苦难、不公正和超负荷的情况下发生,那只是一种幻想,而这种幻想仅适合于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他们需要了解人类进步的道路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不仅需要大无畏的勇气,也会伴有眼泪与鲜血。
杜特认为斯大林的错误只是太阳上的黑斑,党内知识分子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他们的争论是建立在幻想之上的。杜特的这番话刺激了那些对英共领导层无视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问题而愤懑满腹的人士,他们纷纷致信《劳工月刊》,指责杜特的出言不逊。迫于压力,杜特在6月2日《世界新闻》上发表道歉声明,并在随后一期的《劳工月刊》中对此表述进行了修改。随后,英共总书记波立特以病情恶化为由辞职,英共秘书约翰高兰(JohnGollan)继任总书记。
6月5日《纽约时报》(NeYorkTimes)发表秘密报告全文,10日英国《观察者》(Observer)刊登秘密报告全文,《曼彻斯特卫报》(ManchesterGuardian)则以小册子形式将秘密报告予以出版。但秘密报告的公开出版并没有在英共出版物中引起激烈争论。《世界新闻》第一次提及秘密报告是在6月30日。英共领导层显然不愿意讨论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引发的道德危机和政治危机,故意阻止相关评论,代之以讨论工人团结的主题。英共领导层的做法引起了党内知识分子的不满,以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为核心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寻求改变之道。
英国共产党的抉择
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是英共全国文化委员会的下属组织,集中了一批对历史感兴趣的党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历史研究。当西方广泛知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时,史学家小组成员最先积极地要求广泛地和不受限制地进行讨论与辩论。那么,为什么历史学家最先站出来反对英共领导层在苏共二十大问题上的不作为呢?时任历史学家小组主席的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学家)除了以个人和激进共产党员的身份面对时局以外,还必须发挥自己的历史专业能力。在斯大林统治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那些事情为何遭到了隐瞒,这都是名副其实的历史问题。至于英共党史上一些悬而未决、未受讨论的阶段性问题,也都与莫斯科在斯大林时代做出的各种决定具有直接关联。英共要求他们无条件赞同赫鲁晓夫,历史学家们却不明就理,只能为政策背书,历史学家只讲证据。
出于历史学家的职业自觉,史学家小组要求在英共党内公开自由地讨论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党内改革。4月8日,史学家小组通过决议,对英共二十四大没有公开讨论苏共二十大的影响表达不满,对英共领导层没有对英共过去全盘接受苏联政策和观点的做法而公开表示后悔也表达不满。7月,史学家小组就英共党史编纂问题,与英共领导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迫使史学家小组讨论改变小组的组织形式,他们希望脱离英共。
等到英共领导层终于避开前所未有的公开反对浪潮,在1957年重新站稳脚步之后,英共已经流失了四分之一的党员和其机关报《工人日报》三分之一的员工,而且共产党知识分子也多半一去不返。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之后有约2,000名党员脱党,在匈牙利事件后又有5,000名党员脱党。1956年6月英共总人数为34,117名,到1958年2月锐减为24,670名,损失比例为27.7%。英共1956年危机不仅表现为党员数量的减少。还表现为有影响力的工联干部和杰出的知识分子的损失。其中包括著名历史学家,如汤普森夫妇、萨维尔、希尔等人,还有一些工会运动的领导者,如贝尔琼斯(BellJones)、狄克西布鲁克(DickSeabrook)、约翰霍默(JohnHomer)、波特韦恩(BertWynn)等。苏共二十大和匈牙利危机也为托洛茨基派提供了反对英共的绝佳时机,吸引了一批英共党员加入托洛茨基组织。由此造成了英共自建党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苏共二十大的公开报告和秘密报告清算了斯大林问题,却没有提供替代理论,这使英共突然面临路向何方的抉择。最初,以英共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英共党内少数反对派要求对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公开自由的讨论,进行党内民主改革。他们的要求却遭遇了英共领导层的抵制或压制,迫使他们寻求改革之路。史学家小组成员充当了党内反对派的急先锋,或创办新刊物提供党内公开讨论的平台,或编纂可信的党史,或起草民主改革方案,或刊登抗议函,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匈牙利事件后英共执委会的声明更使一些党员不满。最终,英共知识分子党员和工运领导者有相当一部分脱党。他们的脱党最终迫使英共领导层意识到进行党内改革和讨论与反思的必要性。英共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员,1956年危机不仅是英共历史的分水岭,也是国际共运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人员)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