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地域的人用“雅音”进行交流
三国时期,如果刘备去找孙权说话是不是还要带上一个浙江话翻译?在没有普及普通话的那时,孙权能听懂河北话吗?这样说来,古代是不是还有“方言翻译”这样的官?谁说古代没有“普通话”,人家只是不那么叫而已。最早的普通话称为“雅音”,一听这么高端、大气的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每天闲来无事、饮酒论道的贵族雅士们发明出来的。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通用语言
没错,据说早在先秦时,从山东的齐国到西北的秦国,各诸侯国的贵族都要学习这种贵族之间专用的交流语言“雅音”。随着秦统一中原,推行“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各地虽然还说着不同方言,但却书写着同样的文字,中华文化在文字传承方面也算是稳定下来了。
那作为当时的“普通话”,雅音是以什么方言为基础,这个雅音到底是个什么“音”?据《辞海·雅言》记载,最早的雅音属上古音系,现今已没有完整的方言可以对应,所以,我们的先人最早说的什么话,谁都不知道……
资料记载,西晋灭亡以后,原来的中原雅音南移,中国官方语言逐渐分为南北两支。明朝灭元,定都南京,“壹以中原雅音为正”,所以南京话成了当时的标准语音。据考证,明代以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均以南京官话为主流。
元明清以来,北京就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这种南京口音的“普通话”,不过当时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那时候的普通话也称为“官话”,依然没有广泛推广。
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并且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
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为“官话”就不那么合适了,于是那时候的普通话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国语。不过“国语”这个名称当时争议很大,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很多人都反对过。解放后,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