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女神名称。又称童女神。相传源于李查维王朝。据说到18世纪末,贾·普·马拉王在位时,一女孩被库玛丽女神“附身”后称是加德满都的守护神,从此人们年年大举膜拜。女神的挑选是严格的,由祭司挑选几名两岁五官端正、身无残疾的女孩,在神殿中净化其心灵,伴以数名着装奇异,表情凶恶的男子跳舞、怪叫,若有女孩面无惧色、无忧无喜,她便是当之无愧的女神。至初潮来临再行更换。每年因陀罗节的第三天,女神在守护神加奈斯和拜拉布的陪同下乘高大木轮车巡游全城供人们膜拜,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库玛丽处女神历史
活女神在尼泊尔被称为库玛丽(意为处女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马拉王朝,后被历代王朝继承,受到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共同崇拜。
自马拉王朝开始,尼历代国王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每逢9月26日左右的女神节都要亲临现场,虔诚地接受女神的祈福。女神在给国王点红时将至高无上的神力传授给国王。国王不经过这个仪式就有可能遭遇灾难。据此间媒体报道,前国王比兰德拉去年没有出席女神节的活动。,人们正在关注贾南德拉国王是不是出席今年的女神节。
库玛丽女神的挑选
挑选新活女神的工作由皇家祭司进行。活女神必须出自佛祖释迦牟尼出身的释迦家族,且祖辈必须生息在加德满都的两条圣河——巴格玛蒂河和威斯奴蒂河岸边,出身清白,没有任何污点。她必须具备32种美德,没有任何瑕疵。她还必须不惧黑暗,同祭祀用的羊头和水牛头共处一室,度过一夜。
库玛丽女神的生活
过去人们为自己的女儿能成为广受尊敬的活女神而自豪,现在人们的想法有所改变。他们宁愿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当工程师和医生。在此次祭司寻访活女神时,有的家庭就设法把女儿藏起来。这是因为大多数活女神在第一次月经来潮,恢复凡人身份后,因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缺乏工作技能,被社会抛弃。人们认为,同前女神结婚会早死。很多前女神无人敢娶,过着不幸的生活。在现在还活着的8名前女神中,有7位至今独身。为改变前女神的悲惨命运,尼泊尔政府在去年12月决定给每位在职和还俗的女神,每月发放相当于40美元的补贴。
尼泊尔确立新的“库玛丽处女神”
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2001年在纳拉扬希蒂王宫接见了尼泊尔新确立的“活女神”——年仅4岁的普瑞蒂·释迦,使普瑞蒂的地位正式得到确认。
普瑞蒂是取代将满14岁的拉希米拉成为新活女神的。皇家祭司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寻访并挑选出普瑞蒂。普瑞蒂已被送往临近哈努曼多卡王宫的库玛丽宫。她从此离开父母,过隐居的生活。根据规定,她只能有少数几个经过挑选的玩伴,一年中只有少数几次机会外出。她将在那里度过孤独的童年,直到第一次月经来临,由新的活女神取代她。
库玛丽寺
又称活女神庙,是尼泊尔少数保存良好,并维持着祈祀传统的宗教圣地之一。内住有象征圣洁的少女一名,尊称为活女神,负责主持每年的祭祀,教规甚严,禁止访客拍摄。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受宗教影响,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权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妇女受和男人较平等对待。旧式婚姻带有封建买卖性质,一般由父母包办。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
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并有与外族通婚现象。好宾客,重礼节。两人在路上相遇,要用手抚胸躬腰互相问好。凡有来客,不论是亲威朋友,还是陌生人,都热情款待。
生活中多禁忌。禁食猪、驴、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严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谈话时不能擤鼻涕;忌讳骑快马到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报丧或有不吉利消息;最忌撒谎、欺骗和赌咒。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后手上的水不能洒,要用布擦干。
做客时,吃东西要留下一点,不能吃尽,以示主人招待丰盛。吃饭时,不许用手摸擦食物,也不允许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动别人的碗勺。服饰方面忌坦露胸背的衣服,禁止穿裤衩背心在室外活动和作客等等。客人吃饭时,他人不能进屋或窥探。客人告别出门时,要背朝门外退出。丧葬时将尸体用白布缠头和全身,实行土葬,由男子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