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文化 汉族传统茶道简介

历史朝代 2023-03-27 09:59www.nkfx.cn历史朝代

(一)泡茶道茶艺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茶壶、茶盏(杯)等。

  2.选水[明清]茶人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田艺衡撰《煮泉小品》,徐献忠撰《水品》,专书论水。明清茶书中,也多有择水、贮水、品泉、养水的内容。

  3.取火张源《茶录》火候条载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汤《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

  5.习茶

  (1)壶泡法

  据《茶录》、《茶疏》、《茶解》等书,壶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壶、泡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

  (2)撮泡法

  陈师撰于十六世纪末的《茶考》记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撮泡法简便,主要有涤盏、投茶、注汤、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茶壶泡青茶(乌龙茶),主要程序有浴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又进一步争解为孟臣沐霖、马龙入宫、悬壶高中、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品啜甘露、领悟神韵。

  对泡茶道茶艺有贡献的,除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外,还有陈继舒儒、徐渭、陆树声、张大复、周高起、张岱、袁枚、屠本俊、闻龙等人。

  (二)茶礼

  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礼法,茶书对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纪后期,陆树声撰《茶寮记》,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有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类》,内容与陆树声所撰相同。《徐文长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瓢烟。

  许次纾《茶疏》饮时条有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条记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寒。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脱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兑]悬之。……

  屠隆《茶说》茶寮条记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张谦德《茶经》中也有茶寮中当别贮净炭听用、茶炉用铜铸,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设计了专门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茶寮的发明、设计、是明清茶人对茶道的一大贡献。

  (四)修道

  [明清]茶人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创新不多。

  ,泡茶道蕴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代]后期,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期,绵延至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