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马田坪茅坪坳新发现战国西汉古墓葬

历史朝代 2023-03-27 12:13www.nkfx.cn历史朝代

  为配合溆浦马田坪茅坪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5月至6月,于溆浦县马田坪茅坪坳变电站建设项目用地内发掘战国至西汉古墓葬20座。

图一 本次考古发掘位置示意图

图二 墓葬分布位置航拍照

  一、墓葬发掘概况

  本次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0座,其中战国墓13座,西汉墓4座,未出随葬品墓葬3座。

  本次发现的战国墓均为竖穴土坑墓,由于原始地表被早期基本建设所破坏,现各墓葬墓坑残深约0.4至2.3米不等。从墓坑形态上看,主要可分为宽坑墓与窄坑墓两类,其中宽坑墓占绝大多数。墓葬填土共有两类不同性质,一类为性质相对纯净的黄褐色沙土,此种填土土质相对疏松,随葬品与棺椁痕迹等保存相对较好;另一类为黄褐色五花土夹杂有大量鹅卵石、红砂岩碎块等,从堆积迹象上分析,此类墓葬填土未经筛选,且墓葬所在区域土壤内含铁量较高,土样内的铁、锰等元素附着在填土内石块上形成体型较大的锰铁结合,此种现象致使墓葬填土结构较为致密,致使此类墓葬内随葬品与棺椁架构保存较差。棺椁结构多数为一棺一椁结构,M17为两椁一棺,随葬品置于头箱与边箱之中,因棺椁结构垮塌,随葬品有位移滚落现象。少量墓坑内墓底有明显的枕木沟痕迹,多数墓枕木沟不明显或不存。

  本次发掘的西汉墓多数受到早期盗扰和人类活动破坏,M4、M5基本仅剩墓底,M13被早期基建地基从墓室中央贯穿,M18为本次发掘规模最大的墓葬,带有一条墓道,该墓应早期即受盗扰,仅填土内发现有少量陶器与滑石器残片。上述4座汉墓填土与战国墓填土相似,均为黄褐色五花土夹在有大量鹅卵石和红砂岩碎块。棺椁结构由于受到扰动,M4、M5根据器物摆放位置推测为一棺一椁结构,M13棺椁结构较为清晰,为一棺一椁并与墓底一侧带有生土二层台,M18受到盗扰,棺椁结构无存,根据以往类似规模的汉墓,我们推测其结构亦为一棺一椁。随葬品主要位于头箱与边箱之中。M4、M5、M13内无明显枕木沟痕迹,M18内枕木沟已发生转向,其年代应相对较晚。

  本次发掘区域内仅发现一组打破关系,为西汉中晚期墓M18打破M20(战国墓)的墓坑边缘,其余墓葬未有打破关系,说明该区域在使用过程中,各墓葬地表标记应相对明确,后葬者墓葬并未对已有墓葬造成影响。

图三 M17航拍照与随葬品位置示意图

图四 M13航拍照与随葬品器物位置示意图

图五 M18与M20打破关系航拍照

  二、出土文物情况

  本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111件(组),从文物类别上看,可以分为陶器、青铜器、滑石器和琉璃器四大类。

  陶器占本次发现各类文物中的绝大多数,器类上,战国墓陶器主要以陶鼎、陶敦、陶壶和陶豆为主。4座汉墓受到晚期盗掘和建设的影响,随葬品遭受扰动破坏,从已有器类上看,汉墓中陶器主要以陶锺、陶钫、陶壶、陶鼎、陶罐、陶盒等器类为主,同时还发现有陶灶、陶井圈、陶匕、陶勺等。

  青铜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青铜兵器,主要以剑、戈、矛为主,发现于战国墓中,属战国墓常见的青铜兵器;另一类以日用器为主,主要器类为铜镜和博山炉,发现于汉墓中,特别是本次发现一件青铜博山炉,是怀化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几件青铜博山炉之一。

  滑石器均为滑石璧,皆发现于汉墓内,共发现3件,其中1件为被盗后的残片。

  本次共发现早期玻璃蜻蜓眼3件,均位于M17头箱内。

图六 M17内出土陶器照片

图七 M13内随葬陶器照片

图八 M19:1青铜剑

图九 M16:1青铜剑

图十 M15:1青铜剑

图十一 M3:1青铜戈

图十二 M13:3青铜博山炉

图十三 M5:2滑石璧

图十四 M17:9蜻蜓眼

  三、结语

  本次发掘的20座战国至汉代古墓葬,墓葬文化风格与以往于此区域发掘的相关墓葬相一致。通过此次发掘,进一步使我们认识了溆浦地区战国至汉代古墓葬与古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为推动深入研究当地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物质资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