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数字化记录系统支持下的肥东刘小郢遗址发
刘小郢遗址位于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光大社区刘小郢村民组南50米,遗址为一不规则形状台地,相对高度约1米,台地的西部和南部有废弃的古河道。为配合肥东县基本建设需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8年1月起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布设1010米探方16个,并在发掘中根据需要对部分探方进行了扩方。
刘小郢遗址清表前地貌(镜向北)
刘小郢遗址清表后地貌(镜向北)
刘小郢遗址发掘区全景(镜向东)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首页
通过半年多的工作,刘小郢遗址野外发掘工作顺利完成,总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了解了该遗址的地层堆积、形成原因和聚落特征,发现了围埂、台形遗迹、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等重要遗迹80处,出土了石器、陶器、骨角器、铜器等小件器物130件,采集陶片327袋、土样186袋。刘小郢遗址出土陶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具有本地文化特征的器物,如束颈折肩鬲、甗形盉等;一部分为具有周文化因素的绳纹器物。遗址年代可以分为西周中期和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两个阶段。
遗址北部和西部的土埂外坡(镜向南)
为适应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的发展需要,刘小郢遗址项目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做为考古发掘的数字化记录和存储系统。在使用该系统前,对刘小郢遗址进行了地形测量,建立了像控点,使用多镜头倾斜摄影测量无人机对遗址进行了航拍测量,得到了刘小郢遗址的正射影像图,为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准备了基础资料。,为了让所有工作人员尽快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还在工地驻地开展了业务培训和考古工地现场使用培训。
RTK测量遗址地形(镜向西北)
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作业(镜向西)
标签打印机和标签
临时库房管理的出土器物统计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贯穿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整理的全部过程,该系统采取不同角色不同授权的工作方式,既保证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安全,实时填写、实时上传、实时审核,大大提高了工地资料采集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并且通过授权, 所领导可以实时查看工地的发掘进展情况,并提出意见。在实际的发掘过程中,每天发现的遗迹、出土的器物、采集的标本甚至土样都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和统计,对发掘任务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遗迹和出土器物通过全站仪或RTK测量点位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成图后,即可在系统的发掘区位置显示,通过图层的叠加,可将遗迹图直接叠加到正射影像图,可以方便直观地查看遗迹分布,整体了解聚落分布和功能分区,对发掘工作具有更加有效地指导作用。
(图文转自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