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
历史朝代 2023-03-27 12:13www.nkfx.cn历史朝代
发掘单位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新县城以东10公里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包含白帝山、鸡公山、马岭为主范围内的两汉至宋明时期历代城址,曾为东汉巴东郡治、唐夔州州治、宋夔州路治所在地。南宋白帝城是历代城址中保存最好的,是重庆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之一。据文献记载,南宋白帝城建于淳祐二年(1242),至元十五年(1278)降元后废弃,是宋蒙西线战场的一道屏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白帝城遗址先后开展了多次考古工作;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围绕白帝城范围内开展山城防御体系的考古工作,历经多年的调查、勘探、发掘,基本厘清了南宋白帝城的文化面貌。
按照三峡后续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三峡地区重要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为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规划的编制,从考古学的角度深化西南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2~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白帝城遗址开展了历时7个月的田野考古工作,共完成调查面积约5平方公里,勘探面积25000平方米,发掘面积3090平方米,清理遗迹20处,出土器物标本434件(套)。一方面通过调查、勘探、发掘相结合,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整个遗址及周边地区展开全面调查,对前期各次考古工作的成果使用RTK、多旋翼无人机进行航拍和测绘,形成1:500地形图、三维模型、正射影像、遗迹测绘等丰富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重点突破、多点解剖,选择以子阳城遗址为突破口予以重点揭露,以探沟法对城内各高台进行解剖式发掘,力图了解城内建筑布局和水网系统。在发掘中注重多学科手段介入,全面提取木炭、骨骼等各类样品,以科技手段细化各时期建筑的筑弃年代。
主要遗迹
此次清理的遗迹以城防设施为主,包括城墙6段、城门2座、房址2处、墩台1处、兵器埋藏坑1处、排水沟4条、道路2条、护坡墙体2段。
城墙 白帝城遗址城墙围合长度近7000米,现有南宋城墙约3900米。为了解城垣结构,我们对樊家台、堰塘坪及皇殿台等6段城墙进行了发掘,均为夯土甃石结构。以樊家台城墙为例,系樊家台内城垣东南段,墙体截面呈梯形,外墙较陡直(坡度约80),以泥灰岩长方形石块错缝叠砌而成;内墙相对低矮,以不规则的石块石灰勾缝砌筑。城墙顶部呈内低外高两级平台状,高差约0.15米,每级平台各成一条通道。发掘揭露出的城墙长31.3米,顶部宽5.5、底部宽6.5~6.8米,内墙残高0.7、外墙残高4.4米。城墙顶面南北侧相距约12.4米处各发现一处房屋建筑基址,均面阔一间,原始建筑面被破坏,周围塌落有大量瓦砾,结合附近礌石的分布,推测此类建筑可能为战棚类设施。
城门 2座,均为单门洞石构城门,分别位于皇殿台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以位于皇殿台西南部的2号城门保存较好,为皇殿台瓮城门。瓮城接于皇殿台西部,由北、南、西三面墙体围合而成,平面近长方形。主城门位于皇殿台西南角(未发掘),瓮城门辟于瓮城西北角。瓮城城门座东北朝西南,方向245,门道平面呈凸字形,面阔1.5~2.9、进深5.6、残高1.6米,内、外门道因顶部坍塌而形制不明。外门道后端设有门槛石,内门道前端侧壁对称设置有近方形栓眼一对,底部铺有附带圆形门臼的门砧石两方。门道底部用石板砌筑有T形排水暗沟构成城门排水系统,其上铺设石板作为道路面。门外道路沿城墙两侧通行,均设置阶梯踏道供上下,踏道已毁。瓮城废弃堆积内发现大量模印桑閤门宅谨施的瓦片,从出土位置与分布来看可能与瓮城城门有关。
墩台 1处,位于中间台与寨子之间的山坳东部。叠压于Ⅱ区T8⑧下。系城墙附属防御设施,夯土甃石结构,两侧与城墙外墙相互咬合,于前端形成一个面阔6.6、外凸于城墙约1米的平台,周围墙体用长方形石块错缝砌筑,石灰勾缝,内部用泥土、石块夯实而成。台体顶部破坏严重,现平面基本与两侧城墙夯土持平,残存有部分瓦砾堆积及铁箭镞、礌石类兵器。
兵器埋藏坑 1处(H1),位于樊家台东南部,紧邻城墙。叠压于Ⅰ区T9⑥下。方向10。平面近长方形,长2.72~2.76、宽2.4、残深0.30~0.95米。西部开凿于山体基岩上,周壁用长方形石块错缝叠砌而成,石灰勾缝,壁面较直,底部不规整。坑内堆积可分2层,上层为人为填塞的大量黄色石块,分布密集且较平实,其下为大量兵器遗存及少量瓷器,包括铁箭镞69件、铁雷15件、铁矛1件、铁兵器构件2件、铁钉3件、铜弩机1件、白釉瓷碗1件、粗瓷罐1件;下层为青灰色淤积土,含少量瓦片。坑内共存的铁箭镞均为重庆地区南宋山城遗址中的常见器型,出土的瓷碗为景德镇窑宋末元初产品。根据坑内出土的5件木炭和1件动物骨骼在美国佛罗里达贝塔(BETA)分析实验室的碳十四测年结果,出土木炭、骨骼的常规碳十四测定年代为80030BP、83030BP、85030BP,校正后日历年龄为公元1184~1275、1160~1264、1152~1260年,相当于南宋中晚期,其最晚时代与文献所载白帝城于1278年降元并拆毁这一时间节点较为接近。结合地层关系、共存器物、碳十四测年及时代背景分析,推测该坑应为夔州守军投降前掩埋,其废弃年代当在1278年及以前。
遗址全景及南宋城垣布局图
樊家台发掘区全景(上为北)
皇殿台发掘区正射影像(上为北)
皇殿台瓮城全景(由西南往东北)
字城远景(西北-东南) 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标本434件,种类有陶、瓷、铜、铁、石、骨器等。遗物时代包含汉至六朝、唐代、南宋、明、清各个时期,尤以南宋时期的各类兵器较为丰富,包括铁雷、铁箭镞、铁矛、铁镦、铁兵器构件、铜弩机、礌石等。铁雷共发现16件,可分为球形和橄榄形两类,每件均由盛药罐和填药口两部分组成。球形雷填药口为浅圆饼状,通高10~14、腹径10~14厘米,重量一般为2.2~4.4千克;橄榄形雷填药口呈高覆斗状,通高12~14、腹径11~12厘米,重量一般在2~2.5千克。箭镞141件,包括铁箭镞135件、铜箭镞6件,铁箭镞包含凿形镞、柳叶形镞等不同类型,箭镞形体多数较大,长度一般在14~20厘米左右,应与大型守城弩配套使用。其它兵器还有大量礌石,少量铁蒺藜、铁矛、铜弩机等。
兵器埋藏坑(H1)①下出土兵器全景(西-东) 堰塘坪城墙及附属墩台
铁兵器构件 (H1) 铜弩机 (H1)
橄榄形铁雷(H1)
球形铁雷(瓮城)
铁雷(H1)
铁柳叶形箭镞(H1)
铁蒺藜 建筑材料有陶筒瓦、板瓦、瓦当、滴水及铁钉等。日常生活用具瓷器以黑、白釉瓷为主,少量青花瓷,器型主要有碗、盏、罐、盆、瓮等,共计80余件。钱币类型较多,有减轮五铢、直百五铢、开元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圣宋元宝、绍熙通宝、淳祐通宝、崇祯通宝、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还出土少量铜饰件、铜铃铛等。 主要收获 白帝城为南宋政权西线抵御蒙(元)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控荆楚,西扼巴蜀,被誉为弊吴之根本,地位非常重要。通过此次考古工作,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进一步廓清了南宋白帝城的空间格局,明确了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城防体系。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充分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考古调查与发掘情况显示,南宋白帝城平面形状近似马形,分布在今白帝山、马岭、鸡公山两山一岭范围内,由白帝城、下关城、瞿塘关和子阳城组成,各城池彼此相连,城内又踞山为内城,形成城连城、城中城的梯次防御格局。城外还修建有许多巩固城防的寨堡和设施,形成了城外城的协防体系,如东、西两侧有擂鼓台城址、宝塔坪遗址协防草堂河和长江上游,东南夔门峡口南、北峙立的安乐寨、烽燧防御瞿塘峡,南面江中有锁江铁柱控江,北部鸡公山山麓沿线有黑岩头、鸡公山等据点加强陆路纵深防御。 基本掌握了子阳城遗址片区文物遗存的现状、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了对子阳城时空变迁的认识。子阳城片区南宋遗存保存较好,遗迹以城门、城墙、房址、兵器坑等城防设施为主,遗物以兵器为主,建筑材料次之,生活用具较少,可见城内应以军事防御为主;城池布局依山就势,设置多重城垣,城内高台据险为城,彼此设有通道连接,相互呼应;文化内涵丰富,涵盖汉至六朝、南宋、明、清不期遗存,明确了子阳城内樊家台、中间台、皇殿台、寨子各高台在南宋时期应为内城,属军事防御的台城。结合文献记载及此次发掘成果看,子阳城遗址始建于东汉(或为汉赤甲城故址),南宋抗蒙(元)时期历经夔州守将韩宣、徐宗武两次筑城逐步拓展而成,修建时间集中于1255~1267年间,至1278年夔州迫于形势降元后废弃,明清时期沿用。 揭露了一批以城墙、城门、墩台为代表的城防设施,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最新实物资料。特别是城墙顶面设有内低外高两级平台,且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疑似战棚一类的建筑设施,其结构与布局具有一定代表性。城门结构保存较好,且现存有完好的瓮城垣,是迄今为止宋蒙山城遗址中为数不多的实例,为这一时期山地城池的防御设施类型、城门结构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初步厘清了遗址的路网和水网系统。路网方面,通过皇殿台瓮城的发掘,确认了由皇殿台经寨子、中间台到樊家台各台城间的连通道路,堰塘坪地点发掘确认了城墙外侧的顺城道路。水网方面,城址的水源源于城外西北部卧龙岭下的圆通寺,以陶制水管输入子阳城水池,再输入下关城水池,形成梯级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由石砌排水沟构成,错落分布于城门、城墙处,逐级起到排水的作用。 获取了宋蒙(元)战争时期的火药武器,填补了我国火器考古发现的空白。此次在樊家台兵器坑、皇殿台瓮城出土16件铁雷,形态特征与文献所载震天雷类铁火炮相似,如《金史赤盏合喜传》载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根据铁雷内部填充物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樊家台兵器坑出土铁雷内部填充物成分以镁、铝、钙、硅类元素为主,含有微量硫元素,填充物为泥土;皇殿台瓮城出土铁雷内部填充物成分除含有微量镁、铝、钙、硅类元素外,还有高达34%的硫元素,这与《武经总要》中火砲火药方比例的含硫量占比31.8%较为接近,其填充物应为黑火药,铁雷属火药武器。既往资料显示,火器现存的最早实物形象见于重庆大足石刻149号窟内的南宋建炎二年(1128)石刻,为铳和手砲,最早实物为1970年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元代(1290)铜火铳。此次发现的铁雷,从层位关系、共存器物及测年数据均显示其时代为南宋末期,应为目前我国考古所见最早的火器实物,是火药应用于军事的一次重大发现,为研究南宋火器的应用、中国火药史及火器史均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出土位置看,皇殿台、樊家台为子阳城区域东、西峙立的两大制高点,出土铁雷的瓮城和兵器坑隔冲沟相望,周围还分布有铁箭镞、礌石等兵器遗物,可见两处皆为重要的防御节点,铁雷已成为守城的常备武器;从检测结果看,樊家台兵器坑集中掩埋的铁雷无火药成分,可能并未装填火药,而皇殿台瓮城出土的1件铁雷有火药成分,应为守城战争时尚未使用完便弃于瓮城内,由此推测,铁雷在战时填充,即填即用,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奠定了白帝城大遗址的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的良好基础。以考古手段廓清了遗址的现状和历史脉络,揭示了城墙、城门、墩台等各类遗存的形制与结构,为下一步科学制定该遗址保护、合理展示与利用专项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遗址全景及南宋城垣布局图
樊家台发掘区全景(上为北)
皇殿台发掘区正射影像(上为北)
皇殿台瓮城全景(由西南往东北)
字城远景(西北-东南) 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标本434件,种类有陶、瓷、铜、铁、石、骨器等。遗物时代包含汉至六朝、唐代、南宋、明、清各个时期,尤以南宋时期的各类兵器较为丰富,包括铁雷、铁箭镞、铁矛、铁镦、铁兵器构件、铜弩机、礌石等。铁雷共发现16件,可分为球形和橄榄形两类,每件均由盛药罐和填药口两部分组成。球形雷填药口为浅圆饼状,通高10~14、腹径10~14厘米,重量一般为2.2~4.4千克;橄榄形雷填药口呈高覆斗状,通高12~14、腹径11~12厘米,重量一般在2~2.5千克。箭镞141件,包括铁箭镞135件、铜箭镞6件,铁箭镞包含凿形镞、柳叶形镞等不同类型,箭镞形体多数较大,长度一般在14~20厘米左右,应与大型守城弩配套使用。其它兵器还有大量礌石,少量铁蒺藜、铁矛、铜弩机等。
兵器埋藏坑(H1)①下出土兵器全景(西-东) 堰塘坪城墙及附属墩台
铁兵器构件 (H1) 铜弩机 (H1)
橄榄形铁雷(H1)
球形铁雷(瓮城)
铁雷(H1)
铁柳叶形箭镞(H1)
铁蒺藜 建筑材料有陶筒瓦、板瓦、瓦当、滴水及铁钉等。日常生活用具瓷器以黑、白釉瓷为主,少量青花瓷,器型主要有碗、盏、罐、盆、瓮等,共计80余件。钱币类型较多,有减轮五铢、直百五铢、开元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圣宋元宝、绍熙通宝、淳祐通宝、崇祯通宝、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还出土少量铜饰件、铜铃铛等。 主要收获 白帝城为南宋政权西线抵御蒙(元)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控荆楚,西扼巴蜀,被誉为弊吴之根本,地位非常重要。通过此次考古工作,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进一步廓清了南宋白帝城的空间格局,明确了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城防体系。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充分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考古调查与发掘情况显示,南宋白帝城平面形状近似马形,分布在今白帝山、马岭、鸡公山两山一岭范围内,由白帝城、下关城、瞿塘关和子阳城组成,各城池彼此相连,城内又踞山为内城,形成城连城、城中城的梯次防御格局。城外还修建有许多巩固城防的寨堡和设施,形成了城外城的协防体系,如东、西两侧有擂鼓台城址、宝塔坪遗址协防草堂河和长江上游,东南夔门峡口南、北峙立的安乐寨、烽燧防御瞿塘峡,南面江中有锁江铁柱控江,北部鸡公山山麓沿线有黑岩头、鸡公山等据点加强陆路纵深防御。 基本掌握了子阳城遗址片区文物遗存的现状、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了对子阳城时空变迁的认识。子阳城片区南宋遗存保存较好,遗迹以城门、城墙、房址、兵器坑等城防设施为主,遗物以兵器为主,建筑材料次之,生活用具较少,可见城内应以军事防御为主;城池布局依山就势,设置多重城垣,城内高台据险为城,彼此设有通道连接,相互呼应;文化内涵丰富,涵盖汉至六朝、南宋、明、清不期遗存,明确了子阳城内樊家台、中间台、皇殿台、寨子各高台在南宋时期应为内城,属军事防御的台城。结合文献记载及此次发掘成果看,子阳城遗址始建于东汉(或为汉赤甲城故址),南宋抗蒙(元)时期历经夔州守将韩宣、徐宗武两次筑城逐步拓展而成,修建时间集中于1255~1267年间,至1278年夔州迫于形势降元后废弃,明清时期沿用。 揭露了一批以城墙、城门、墩台为代表的城防设施,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最新实物资料。特别是城墙顶面设有内低外高两级平台,且间隔一定距离设有疑似战棚一类的建筑设施,其结构与布局具有一定代表性。城门结构保存较好,且现存有完好的瓮城垣,是迄今为止宋蒙山城遗址中为数不多的实例,为这一时期山地城池的防御设施类型、城门结构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初步厘清了遗址的路网和水网系统。路网方面,通过皇殿台瓮城的发掘,确认了由皇殿台经寨子、中间台到樊家台各台城间的连通道路,堰塘坪地点发掘确认了城墙外侧的顺城道路。水网方面,城址的水源源于城外西北部卧龙岭下的圆通寺,以陶制水管输入子阳城水池,再输入下关城水池,形成梯级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由石砌排水沟构成,错落分布于城门、城墙处,逐级起到排水的作用。 获取了宋蒙(元)战争时期的火药武器,填补了我国火器考古发现的空白。此次在樊家台兵器坑、皇殿台瓮城出土16件铁雷,形态特征与文献所载震天雷类铁火炮相似,如《金史赤盏合喜传》载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根据铁雷内部填充物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樊家台兵器坑出土铁雷内部填充物成分以镁、铝、钙、硅类元素为主,含有微量硫元素,填充物为泥土;皇殿台瓮城出土铁雷内部填充物成分除含有微量镁、铝、钙、硅类元素外,还有高达34%的硫元素,这与《武经总要》中火砲火药方比例的含硫量占比31.8%较为接近,其填充物应为黑火药,铁雷属火药武器。既往资料显示,火器现存的最早实物形象见于重庆大足石刻149号窟内的南宋建炎二年(1128)石刻,为铳和手砲,最早实物为1970年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元代(1290)铜火铳。此次发现的铁雷,从层位关系、共存器物及测年数据均显示其时代为南宋末期,应为目前我国考古所见最早的火器实物,是火药应用于军事的一次重大发现,为研究南宋火器的应用、中国火药史及火器史均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出土位置看,皇殿台、樊家台为子阳城区域东、西峙立的两大制高点,出土铁雷的瓮城和兵器坑隔冲沟相望,周围还分布有铁箭镞、礌石等兵器遗物,可见两处皆为重要的防御节点,铁雷已成为守城的常备武器;从检测结果看,樊家台兵器坑集中掩埋的铁雷无火药成分,可能并未装填火药,而皇殿台瓮城出土的1件铁雷有火药成分,应为守城战争时尚未使用完便弃于瓮城内,由此推测,铁雷在战时填充,即填即用,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奠定了白帝城大遗址的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的良好基础。以考古手段廓清了遗址的现状和历史脉络,揭示了城墙、城门、墩台等各类遗存的形制与结构,为下一步科学制定该遗址保护、合理展示与利用专项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河南西平发现近9000年前水井
下一篇: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集中出土百余片卜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