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
历史朝代 2023-03-27 12:13www.nkfx.cn历史朝代
西藏尼阿木底旧石器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
系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作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地域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对人类特别是古人类的生存、迁徙、交流和开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高寒缺氧、生物资源稀少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古代人类迁入和开发青藏高原的步伐,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该区域至今仍为悬案。迄今为止,西藏自治区零星见诸报道的打制石器地点大约95 处,其中被学术界倾向于认可属旧石器时代的地点有8 处,但即使这些地点的石器标本也全部采自地表,缺乏可靠的地层依据,年代难以确定。
西藏尼阿木底遗址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调查发现的一处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两家单位联合对其开展了考古发掘。
尼阿木底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藏北高原湖泊区,海拔高达4600 米,是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遗址东西至少0.5 公里、南北分布至少2公里,地表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分布。发掘工作按照田野考古发掘规程布设11 米探方,逐层发掘、全方位提取遗物遗迹的出土信息;选择重点探方对其中的堆积进行了水洗和浮选,从中提取出细小的动物碎骨和植物种子,以便进一步在室内开展动物考古学和植物考古学研究;对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环境磁学、孢粉、植硅体以及有机碳同位素采样分析。
此次野外工作发掘出土文化遗物四千余件,包括石片、石叶、石片石核和石叶石核,以及包括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凹缺器在内的各种工具。尼阿木底文化面貌独具特色,石叶技术为主要文化特征,棱柱状石叶石核数量较多,勒瓦娄哇预制石核有少量发现。这种石叶加工技术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和西亚等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内地的旧石器文化技术传统中并不发达,不过目前中国北方地区已有发现,如新疆、宁夏和黑龙江等。该技术在青藏高原的出现对于探讨人群和文化的迁徙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光释光年代数据测定的初步结果,尼阿木底遗址年代至少可达距今3 万年。该年代处于于深海氧同位素3 阶段(MIS 3)、末次冰期间冰阶。MIS 3 阶段是人类演化与旧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时期。这是讨论欧亚大陆现代人起源与扩散的重要时间段;,该时期是旧石器遗址发现较为集中的时段,能够提供大量人类行为与适应相关的信息。尼阿木底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发现,既代表了该时期藏北高原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也反映了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对高原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尼阿木底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面积广、文化遗物丰富,既能填补西藏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空白、建立年代和文化框架,又能探索人类开发极端环境的过程,窥见其适应、生存能力。更新世晚期古人类的行为和认知能力发展到新的高度,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增强,人口膨胀、石器技术和人群的生计模式发生革命性变革,人类扩散到地球可供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发各种可供利用的资源。古人类最早在何时踏上青藏高原?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登上高原?相信尼阿木底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会为我们带来重要线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晓凌)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3月10日8版)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3月10日8版)
上一篇: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群
下一篇: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