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考古所启动南高峰塔复原研究

历史朝代 2023-03-27 12:13www.nkfx.cn历史朝代

南高峰塔的塔基是六边形的
  今年1月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驻扎到南高峰山顶,寻找古塔留下的痕迹。经过半年,找到了南高峰塔留下的塔基。
  只是一个塔基,但却让考古队员们兴奋得不行。
  因为,它的身份很特别西湖十景里的双峰插云,有一个峰,说的就是它。
  这两天,杭州市考古所又传来新消息,对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工作,已经正式开始了。
  塔长什么样子 山门在哪个位置 年底前拿出复原研究结果
  前天,杭州市考古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又一起去了趟南高峰山顶,做现场勘查。
  对复原小组来说,南高峰塔遗址的准确位置在哪,是个什么样的格局,以及是建于哪个历史朝代,这些都已经掌握了。
  在仔细观摩了出土的砖石类建筑构件后,复原小组决定,接下来,第一步先对遗址及出土石质构件,做三维数据采集。
  三维数据采集是什么技术?
  杭州市考古所工作人员以一块残砖打比方,一整块砖,360度全部扫描一遍,在电脑里让它活起来。然后,一块块立体的砖拿来拼,看看能不能大体拼一下,哪块是在塔的哪个位置。
  至于南高峰塔,到底是长什么样子?
  之前推测,南高峰塔的样子应该和六和塔、雷峰塔有些像,只是比它们要细长,身材更苗条。四面有窗,都是中空,里头应该有楼梯可以上下,游人可以登塔游览。
  等三维数据采集完成之后,还可以对比代、同类型的塔,看看出入会不会很大。
  还有一个要勘查后才能确定的,是荣国寺塔院原有山门。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说,南高峰山顶前塔后院,前有南高峰塔,后有荣国寺塔院,这个是可以确定的。,没有哪个文献记载中有提到,塔院的山门是在哪个位置。
  一般情况下,像这种格局都是有山门的,如果可以确定它的位置,当年游客登塔游览的路线,那就很清楚了。
  杭州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说,对南高峰塔的复原研究才刚刚开始。预计等到年底前,会拿出复原研究成果,到时塔的样子,塔院有多大,山门开在哪里,当年游客是怎么登塔游览的等等,都会知道。
  少了南北高峰塔  就没有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虽是西湖十景,大家叫着很熟,但真正见过的人并没有。
  2011年西湖申遗时,官方《西湖申遗文本》中,对双峰插云,是这样描述的
  南高峰、北高峰相距5公里,峰顶南宋时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雾低横之日,自西湖西望,群峰隐晦而塔尖分明,得两峰插云景名。清代,峰顶古塔皆毁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南巡杭州,御题景名,改两峰为双峰,并在洪春桥旁建观景亭和御碑亭,标示为该景观的观景点。
  看吧,双峰插云美的重点,并不在于两座山,而是两座山的山顶上,都有一座尖尖的塔。
  一座,是南高峰塔;另一座,就是和它遥遥相望的北高峰塔。
  南高峰塔,有七层,高可十丈,大约是现在的33米,建成后就是杭州城的地标了,不管你是在西湖边,还是城里,头一抬,绝对看得到。北高峰塔建塔还要早一些。
  你想想,西湖边最高的两座山(南高峰257米,北高峰355米),都竖着两座高高、尖尖的塔,绝对脱颖而出。这样想来,当年画家们留下的这一幅幅南北高峰图,都是写实派的呢。
  只可惜,到了清代以后,只能看到塔基了。虽然没有了塔,但杭州人早就习惯了双峰插云的名字,双峰,依然是双峰,而且依然是最老底子的西湖十景。
  消失了这么多年后,是否还有机会见到真正的双峰插云? 静静期待吧!(记者 刘云 摄影 葛亚琪) (原文标题南北高峰上的塔为什么这么重要? 因为少了它就没有双峰插云 市考古所启动南高峰塔复原研究 原文刊于《都市快报》2017年8月16日第A02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