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机器人龙头企业有望崛起
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再一次站到了政策的风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会议要求,未来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同日,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机器人规划)。
机器人规划也提出,要大幅提升国产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标准体系建设,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瓶颈,并在十大标志性领域做率先突破,在此过程中,将在财税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提升国产机器人市场
占有率
机器人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将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质量为先原则,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该规划进而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质量可靠性是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机器人为例,很多产品做出来了,但可靠性和满意性与国外差距比较大。
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质量上的差距,国外在精密化、自动化、移动化、数字化等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占的市场份额很大,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则集中在中低端的领域。
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姚之驹介绍,国产装备应用主要集中在搬运、码垛、上下料方面;外资品牌在焊接、装配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汽车电子领域,外资的市场占据额达到了90%。
据左世全介绍,在市场占有率上,从台数来看,目前占据了世界份额的28%,从价值来看,可能不超过10%。
而根据左世全的预测,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密度有望突破100以上,占领这一市场空间,而非被外资品牌占领需要国产装备质量的提升。
姚之驹介绍,机器人十三五期间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超过15万台,国产机器人超过8万台,质量显著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