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恐龙草” 可证大陆漂移说

世界奇闻 2023-03-21 12:49www.nkfx.cn世界奇闻

 

高宝莼和她发现的芒苞草标本。

中科院研究员高宝莼研究芒苞草30余年,有望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再过3天,一年一度的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即将结束。

在公示254个项目中,其中一个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的芒苞草科项目,有望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芒苞草,据推测这种植物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比恐龙还古老,是一种珍贵的“活化石”。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所的退休研究员高宝莼介绍,芒苞草的发现能为板块学说和大陆漂移说提供重要的证据,芒苞草的发现震惊了世界。

而且,它是目前唯一一个由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并建立的植物新科。由此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没有中国植物学家建立新科的历史。

记者专访了芒苞草的发现者,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所的退休研究员高宝莼,听她讲述一段奇妙的发现之旅。

结缘

发现无名小草科考带回一大筐

高宝莼的办公室里存放了不少她很宝贝的芒苞草标本。最近的标本,是她今年7月份在甘孜州道孚县采集的。

芒苞草,是一个奇特而又十分有趣的小型草本植物,开粉红色小花,据推测,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它们是怎么被高宝莼发现的呢?

1978年,高宝莼负责编辑《四川植物志》中鸢尾科类植物。查阅标本时,一堆不知名的植物标本存放在鸢尾科类内。“标本有果 无 花 ,只 记 录 了 都 是1973-1974年四川植被调查队在甘孜州(乡城、稻城、道孚)采集的,没标注它的归属信息。”高宝莼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也请教了专家,也没弄清这无名小草是什么。

1980年5月,高宝莼和课题组成员吕发强前往甘孜州,发现漫山遍野都是她要寻找的那种草。离开时,她带走了一大筐。除了用作标本外,其余的她栽在自家院子里。遗憾的是,草很快都死了。

高宝莼将有花的标本寄给权威专家赵毓堂,对方很明确地回复她这不是鸢尾科类植物。高宝莼决定要弄清楚。

认亲

与外国专家合作 DNA技术找到姊妹草(.cha39.)

1980年,高宝莼发现这种草有很多芒和苞片的性征,她将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发表成论文,暂将其确定为石蒜科中的芒苞草属。

在植物学界,这种植物曾先后被置于石蒜科,或作为石蒜科的亚科处理,翡若翠科、百合科、芒苞草科等。随着研究的深入,1989年,高宝莼将芒苞草属从石蒜科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一个单种新科芒苞草科。

单种新科的发现在我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中尚属罕见。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

从1991年开始,高宝莼开始与国外的科学家合作开展研究。通过DNA鉴定,证明了芒苞草科和翡若翠科有亲缘关系,构成姊妹支。芒苞草科是一个界限分明的科,这种分类得到国际植物学界的公认,被写入国际植物分类学最高水平专著中。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II级保护植物。,现实情况是它的数量越来越少了,高宝莼担心有一天它会灭绝。

找家

“亲戚”住在南半球可证明大陆漂移学说

“芒苞草分布在北纬29-31度的横断山区腹地,与产于南半球(非洲、南美洲、马达加斯加岛、阿拉伯半岛)的翡若翠科有亲缘关系,说明横断山区与非洲热带区域在历史上存在紧密的区系联系。”高宝莼说,这意味着,芒苞草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芒苞草作为原始的古生物,为被子植物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亲缘类型和科学证据,为揭开被子植物起源之谜等重大理论问题奠定了基础。

芒苞草科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建立的一个新科,芒苞草科的建立将我国的分类学研究,由属、种一级的水平提高到科一级的最高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结束了国际上一百多年以来没有植物新科发现的历史。

高宝莼介绍,这种草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境内、乡城、以及西藏。

直到今天,高宝莼已经研究了芒苞草30多年,高宝莼希望能成立芒苞草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站,对它们进行保护,让它们繁衍下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