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吵架怎么办
“家校共育”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我们肯定都很清楚,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而更重要的则是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
而作为老师最希望遇到的则是通情达理、相互配合的家长,这样一来即便是孩子身上有再多的问题,大家也都有信心去解决好。
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往往那些家校方面合作比较好的班级往往是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
但与此我们也看到了仍然有很多或者是因为家长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老师的问题导致了很多的矛盾出现,甚至有很多的矛盾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个别教师没有师德,区别对待学生、伤害学生、利用身份优势牟取私利等行为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而个别家长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家校矛盾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不少。
其实对那些错误明显的事情一般不会有太多的争议,是谁的错或者说谁错得多还是很容易给出结论的,但偏偏大多数的家校矛盾我们会觉得本就是一个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甚至有很多干脆就是因为个人的主观猜测、判断才激发的矛盾,本来双方能够心平气和沟通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却非要搞得谁都下不来台。
都是为了孩子,都是成年人,家长和老师为何总有调和不了的矛盾
从家长一方说起
先从“家长”说起不是因为在这个“矛盾”中家长的责任一定更大,而是因为家长往往在这样的“矛盾”面前或者说在“家校关系”问题上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
因为你会发现,除非是老师有明显的
严重过错
,否则作为家长去计较、去理论是很难有任何“胜算”的,就算是最终你“
赢
”了道理,却很可能因为老师是个记仇的人而“
输
”了孩子。
这里来聊聊我认为的作为家长该如何看待、处理家校关系,表述上可能是会让有的人觉得我是在偏袒老师,但希望大家能静心思考一下再下结论。
01.把关系搞复杂了
其实作为家长跟老师相处不要搞得太复杂了,把老师当成普通人对待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不会影响干扰我们对很多事情产生片面、偏激的判断。
想一下我们日常与人相处是怎样的?
我们会不会跟有些人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存在很大分歧的时候?会不会有三观不合的时候?会不会也没啥具体原因但就是看不顺眼的时候?
但如果偏偏这人是我们的重要客户,或者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人,我们会怎么做?
多数有点生活阅历的人还是会尝试通过各种方式“经营”来积极面对的。
所以只要遇到的不是那种真的是太偏激、太差的“极品老师”,家校关系处理起来其实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就算是真的运气太差了,遇到这样的老师时,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冲动背后的影响、代价,不是吗?
02.理性“硬刚”
人格健全的人在处理问题时未必能够做到极致的面面俱到,但对如何处理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该如何做出应对等是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社会适应力才是。
生活中不是没有只顾自己的,只图一时爽不顾后果的人,但我们都是有家庭的人了,都有孩子了,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应该为家庭、孩子考虑一下并不为过吧?
其实不是不能出手,不是让我们必须委曲求全,但我始终认为,如果你觉得自己要“硬刚”的时候,那么一定要做到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必须不留余地不死不休。
如果我们的出手仅仅只是发泄点自己的怨气,仅仅只是图一时的痛快,那么我认为甭管事情本身到底是谁错了,
起码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们自己就是极其幼稚、不理智甚至是不负责任的。
03.一个案例
例如最近媒体报道的湖南株洲一位家长因为和孩子的老师关系一直不好,而偏偏孩子的老师又是一年级一直带这个班到六年级,不说日常的矛盾有多少,光是这几年举报老师家长就干了好几次,而最近这次矛盾的激化又上升了新高度,家长找了媒体也报了警。
而起因不过就是因为孩子连续三天没戴红领巾被老师按照“班规”罚值日,结果孩子说同学嘲笑自己,且家长也认定老师这是在“特别针对”自己孩子,所以一气之下报了警也找了媒体。
而且最为严重的是孩子之前就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家长把孩子抑郁的原因推到了老师身上,并借着此次“惩戒”来再一次“维权”。
但最尴尬的现实是老师处罚孩子打扫卫生这事儿属于被允许的“教师惩罚权”范围之内,且除此之外家长也无法举证老师有其他的故意针对事件。并且在报道中也没有提到其他家长也有对老师不满的情况。
家长没有办法给孩子办理转学,要求转班但偏偏每个班也都满额,要求跟其他班学生互换一下也不可能被得到支持,毕竟有哪个家长会愿意让自己孩子跟他孩子换班呢?
无论我们推断是老师问题大还是认定是家长的责任大,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孩子是最大受害者的事实。
04.伤人伤己
其实“较真”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是一个比较好的品质,但用错地方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甚至是“多棱剑”——伤人伤己是最基本上,但还可能伤害到其他人,比如自己孩子、孩子班级里的其他孩子们。
例如有那种因为自己要给自己孩子减负,不允许老师布置作业为此举报投诉老师,结果导致全班孩子都没作业做的事情,客观上讲对自己孩子对其他孩子的学业影响还是很大的。
其实就像我们和别人发生矛盾一样,有时候感觉好像伤了别人更多,但如果回头看,其实自己伤得也不轻。
为什么有些家长对“他人”比对老师更容易理解、信任?
05.转变认识
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老师不值得信任了,有人说是因为家长过度关心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说是教育模式的影响等等,我觉得原因可能都有,但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很多人可能都没意识到——
很多时候这能真的是因为我们真的没把“老师”当成平等的“对手”或者说是“伙伴”看待。
孩子学得好是孩子聪明,是自己生得好、管得好,孩子没学好是老师没教好,是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动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动辄就“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动不动就“我都教了要老师干嘛?”……
说真的,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但凡思想再简单点、性格再冲动点,就都可以“上新闻”了。
“退群”算什么本事?退了问题就不存在了?
能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真本事。
作为家长,我认为你可以不用非得“高看”老师,但你能平等看到孩子的老师,而不是把老师看低了,那么在处理一些跟孩子教育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就会更容易理性、理智。
我们也都应该清楚,任何问题的解决的方式本就可以很灵活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太容易陷入对问题本身的纠结,总是试图直接从问题本身去解决人的问题。
说白了,家长真有能力能让老师屈服,那你就去凭实力说话,如果没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么就放下自己的自尊心,用最最普通的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就行了。
从老师一方说起
老师的问题在这里就不需要举例了,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的各种媒体对教师、学校问题的各种报道还是很多的,很多矛盾我们也看到了,要说老师(报道的那些)一点责任没有也不客观,有很多例子也反映出了一些老师在处理这些问题不但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也存在方法上的不当。
01.佛系其实很难
有很多人说为了“自保”,老师只能选择“佛系”。
甚至有一些老师也会这么说。
但我个人认为大多数这么说的人尤其是老师本人其实在现实中是不会这么做的,最起码他们对那些愿意被管的学生依旧不会放弃的。
没当过老师的人很难体会到很多老师都有的那种职业的本能——明明一个个都能学得更好,不说上几句、不去管束一下真的很憋人,要知道面对孩子的时候,
有太多孩子本身就非常有“治愈性”
。
很多大的困难、苦恼甚至病痛等,在面对一些孩子的时候,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笑脸都能够让很多老师最起码在那节课上振作起来。
02.老师就是个普通人
老师也不是圣人,就是普通人而已,七情六欲啥都不缺,尤其是当自己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认可还被曲解、被指责的时候,一时火大说话变得很冲或者很消极甚至是很有攻击性也是正常的。
“教师”只是个身份,有很多时候这个身份会产生一些影响对人的言行进行一些约束,但正常人的心智是会受情绪影响的,冲动之下这个身份失去约束作用也不足为奇。
那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03.为自尊心、面子所累
其实这方面的东西老师们都学过很多、体会过很多了,要是写报告、写文章、写心得等等都能写出非常全面的分析。
我这里只提一点我的体会就行了,而且我觉得能把这点做好,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容易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对我们自身也是一个提高。
很简单,
尝试放下自己的很强的自尊心,或者说是“面子”。
一直以来由于教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不少老师在长期从教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具有了很强的自尊心,非常在乎面子问题。
往往我们会习惯于被尊敬、被认可、被信任,也习惯了“都是为你好”你就应该理解、接受的惯性思维。
所以一旦自尊、面子遭受挑战,尤其是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积攒的负面情绪就很多的时候,一个自我调节不够好就很容易变得敏感、易怒。
04.吵架也要讲“策略”
其实就算是家长真的错了,我们要跟家长“吵架”也没关系,不能被情绪左右、控制了。
无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心理学又或者是从教育实践经验的角度去看,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正常来说老师的综合能力是要高于普通家长水平的。
真的从“专业”角度辩论,无论是围绕“学习”问题,还是围绕“心理”问题,老师这边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且尤其是对那些本就深得其他家长、学生认同的老师来说,面对很多的诸如此类问题的争吵、辩论老师和家长完全是能力不对等的。
之所以出问题,其实就是心理、情绪出问题了。
例如前段时间看到有老师在群里表扬孩子,结果有家长表示这是老师在歧视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是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指责老师没教好其他学生应该反思自己等等。
老师的回复明显是带着很强的负面情绪的,而且说实话在很多人看来也是这样,有这样认识的家长你自己教得了。
这样的说法能解决问题吗?
不会,家长不但不会把孩子接回去自己教,反而会继续争吵,甚至也会因为这样的回复导致家长的情绪更加激动而说出更过激的话。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其实应该有一定的判断才是,解决这样的质疑老师们不用从这么“现实”的角度去谈,直接把问题带回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就好了,这样你肯定是只会赢不会输的。
例如就是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更专业的领域去告诉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强孩子们在学习上的自我能效感,是为了通过外部的影响来引导、激发孩子们的动机,是为了……
然后再从家长的角度去讲,告诉家长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们的情况有所了解,便于在生活中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再把问题带回到“家校合作”上,先感谢班上的家长一直以来的积极配合,再阐述老师和家长们更多的信息互通、彼此理解才能够让孩子们变得更好,而且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好……
到了这个层面的“争吵”,问题被分析、被解决了,还体现了我们的专业性,最重要的是还强化了其他家长们对老师的信心,且这样的“争吵”对参与争吵的家长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为了避免后面继续产生无谓争吵,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或者改变其认识。
05.承认自身不足也是大智慧
,前提是我们自身确实是没做错。
如果真的做错了,那么再多的辩解、指责其实都不如一句“谢谢xx家长对我工作不足的指正,这是我的错,我会吸取教训的,也希望其他家长有意见能够及时提出……”
看上去是伤了自尊、丢了面子,但其实是格局上去了,人格升华了,积极承认自己的不足、勇于承担责任这种事情其实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很渴望但却不具备的勇气,只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而且我相信,一个人能够这样处理问题、处理矛盾,这个人只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还是忍不住要再提一下这个问题。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清晰自己的责任,哪些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哪些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哪些是需要我们共同配合才能够做得更好的。
事实上就如同对方要求自己但自己觉得不合理、做不到一样,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难道就一定是合理、是对方一定能做到的吗?
多从“如何做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谁做”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很多矛盾就不复存在了,您说是不是?
世界奇闻异事
- 世界50大灵异事件 世界十大灵异事件真实案例大
- 十个真实被拍摄到的诡异生物 十个真实被拍摄到
- 十个恐怖真实故事 十个恐怖真实故事长篇
- 十个经典恐怖故事 十个经典恐怖故事视频
- 十大真实闹鬼事件 现实闹鬼事件
- 神秘世界100个未解之谜 世界神奇的未解之谜
- 三年级下册有女鬼 三年级下册有女鬼赵州桥
- 如月车站事件 如月车站百科
- 日本天皇和首相哪个地位高 日本天皇近亲结婚记
- 日本深山发现尸体 日本士兵深山隐藏多年
- 南京30万冤魂轮回转生 南京 冤魂
- 南极出现冰山断裂 南极洲冰山断裂
- 男生亲亲的时候手不安分 男生亲亲的时候手不安
- 男孩喝鲜羊奶感染布鲁氏菌病 羊奶粉会感染布鲁
- 木兰诗是哪个朝代 木兰诗是哪个朝代的作者是谁
- 民间真实老故事 民间真实老故事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