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孙永勤:容易快被遗忘的冀东抗日先驱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6www.nkfx.cn奇闻趣事

  孙永勤1898年生于原承德县(现属兴隆县)黄花川孙杖子村,上有两个哥哥,排行老三。孙家家境富裕,孙永勤自幼习武,7岁读私塾,喜欢看《说岳全传》、《水浒传》,崇拜民族英雄岳飞和杀富济贫的梁山好汉。18岁时孙永勤长成身高2米的大汉,参加伯父组织的民团,他身高力大,手脚快,枪法准,他行侠仗义,有勇有谋,人送绰号“黑脸门神”,在远近村子里很有威望,曾带领人马击溃来袭的大股土匪。这样,他很快成为村子民团的团总。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并与蒋介石国民政签订《塘沽协定》,把冀东地区划为非军事区,意在共同打压人民的抗日意志和行动。长城会战点燃孙永勤心中的抗日烈火,他曾骑马去察看战场并给国民革命军送去情报。会战失败后,受共产党人高存的影响(高存化装成卖水鞋的住在孙家一晚,与孙永勤彻夜长谈,阐述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3年4月,孙永勤率领16名农民,在路通沟三霄洞歃血盟誓,勇敢地树起了“天下第一军,均富又济贫”的大旗,宣告成立民众军。民众军誓言“头可断,血可流,敌不死,志不屈”,正式宣告成立民众军,制定了“不贪财、不扰民、不奸淫、不投降”的四大军规。民众军很快发展到五百余人,孙永勤任民众军团长,下设三个队,关元有、王殿臣、赵四川(三人均为中共党员)分任队长。在长城以北的深山大川里与日伪展开了殊死斗争。这是华北地区第一次农民抗日武装起义,是华北地区人民抗日的火种。

  到1934年3月,民众军已发展到了1000多人。民众军在五凤楼山进行了第2次改编,孙永勤任军长。5月上旬,孙永勤召集各路民众军集中于五指山双塘子一带举行会议。中共遵化县委秘密派中共京东特委委员王平陆赶来参加,讲明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后孙永勤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把“民众军”改称“抗日救国军”,孙永勤继续担任军长,共产党派出一批军事干部加入抗日救国军。整编后的抗日救国军战斗力更强,多次消灭大股日军,拔除了大量据点,成为了日寇在为满洲国西南地区的最大威胁,在用高官厚禄为诱饵多次拉拢劝降不成后,日本关东军下定决心剿灭抗日救国军。

  1935年5月24日,日军5000人、伪军1000人,国民党警察部队和各地民团5000余人,在汉奸(一个被俘释放的翻译官)的指路带领下,联合将救国军围困在大茅山、十里铺、吴家沟一带。拂晓日寇用3架飞机在空中指示目标,用大量炮火摧毁救国军阵地,附近村屯皆成灰烬。接着敌人用毒气弹、机枪开路发起总攻。孙永勤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仍镇定指挥全军英勇反击。茅山四麓,敌尸遍野。有人提出“我们掩护军长率全军向南突围,能从保安队那里打开一条路”。孙永勤却说“不,不能向南突围。如果南去,日贼又将借口追击,进扰华北了。我们一定打回热河去。”下午4时,救国军发起反击,杀声震天,决战至深夜,终于掩护张福义、年焕兴、李连贵等突出重围。到12时15分,孙永勤壮烈殉国,遗体布满机枪枪伤。日军在孙永勤遗体前列队致哀,然后残忍地割掉烈士的头颅,带往热河地区示众,至今下落不明。

  突围出来的抗日救国军余部参加了八路军包森13团,在1939年活捉并杀死了日本天皇的表弟——日军宪兵司令赤本大佐。这与电视剧中的情节完全不同。

  孙永勤率领抗日救国军将士与日伪作战200多次,攻克敌人据点100余处,毙伤俘日伪军5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共产党在1935年8月发表的《八一宣言》中把孙永勤列为民族英雄,“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邓铁梅、伯阳、童长荣、潘洪生、史灿堂、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民族英雄为救国而捐躯”。

  孙永勤牺牲后,日寇为铲草除根,疯狂剿杀孙永勤亲属,只要闻听是姓孙的,就不问青红皂白,格杀勿论。在这种情况下,为保住孙永勤的骨血,孙永勤的妻子雷永兰开始了历尽磨难的逃亡生涯。她先是逃到丰润县老庄子一个大户人家,认主人为干爹,躲了几年,但在一天夜里,却突然套上车,带着五个儿女,星夜仓惶远遁,详情不得而知。传说雷永兰后来还带着儿女到东北避难几年。大约是日本投降后,雷永兰重新回到兴隆县孙杖子老家。孙永勤牺牲时,雷永兰才三十几岁,但坚持守寡,终生未改嫁。她把孙永勤当作了自己唯一的男人,请人专门为孙永勤做了一个灵牌,这个灵牌一直陪伴了她几十年。

  雷永兰并不是孙永勤的结发妻子。孙永勤的第一个妻子很早就因病而亡,雷永兰是孙永勤后娶的妻子。他们是经村民介绍,认识结婚的。文革时期,雷永兰曾被错误地当作“土匪”家属,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上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被确认为“革命烈士”家属后,一直随大儿子孙文零生活,孙文零去世后,又随二儿子孙文孝生活。雷永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兴隆县车道沟去世。

  孙永勤与第一个妻子生有一女,已早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赵显刚,一个叫赵显朝,现生活在距孙杖子几华里远的一个山村,生活状况不明。

  孙永勤与第二任妻子雷永兰生的三子一女大儿子孙文零,1980年自缢身亡,原因不详;二儿子孙文孝,九十年代中期去世;三儿子孙文顺(遗腹子)1982年去世;女儿孙彩云,约80年代末去世。三子一女中,大儿子、女儿后代已绝。目前留有后代的只有分处兴隆、唐山的二儿子、三儿子两家。目前生活情况都不好孙永勤在兴隆的孙子孙忠然(孙文孝之子),已下岗多年,身患腰肌劳损症,靠学了一点电焊技术,给人干零活为生。孙永勤在唐山的孙子孙团营(孙文顺之子),在2002年下岗,身患腰椎、劲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除靠每月领取政府颁发的托管费外,依靠给人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用。孙团营的大妹妹病退,小妹妹没工作。

  时至今日,抗日民族英雄孙永勤的重孙也长大成人了吧?愿他们能牢记祖先的光荣,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竭尽忠诚!

  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孙永勤永垂不朽!

  庄敬和硕公主(1781一1811)嘉庆帝第三女,母为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嘉亲王藩邸侧福晋,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十七生。嘉庆六年(1801)十一月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受封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1811)三月十二去世,年三十一。与妹庄静固伦公主同葬于王佐村(今北京公主坟)园寝。

  额驸

  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济,系科尔沁郡王齐默持多尔济之孙。乾隆四十八年(1783)袭父爵,封为郡王。嘉庆四年(1799)正月命于御前行走。娶公主以后荐授御前大臣。嘉庆二十五年(1820)受顾命。道光五年(1825)七月初十日去世。晋亲王。无嗣,以从子僧格林沁为嗣。

  公主园寝

  庄敬和硕公主葬于王佐村(今北京公主坟)园寝,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

  北京公主坟,因过去曾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而得名公主坟,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

  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莹,故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以上的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1965年北京修地铁时,地面建筑全部拆去,墓穴被打开。当时,棺木完好。二墓虽曾被盗,但还是出土了一些陪葬品,如兵器、蒙古刀、怀表等。未见墓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