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简介】溥仪简介/生平介绍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7www.nkfx.cn奇闻趣事

  爱新觉罗溥仪,字耀之,号浩然。清朝一位皇帝,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皇帝,作为清朝皇帝在位时,他的年号为“宣统”,故后世称之为”末代皇帝“或”宣统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0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清王朝正式结束了在的统治。因其为大清国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称为清逊帝。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骨灰安葬在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大婚和离宫

  1922年溥仪大婚,娶了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绣。在紫禁城中溥仪或读书吟诗、作画、弹琴,或捏泥人、养狗、养鹿,有时还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1924年11月05日,军阀冯玉祥无视优待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历史上称这为“北京事变”。溥仪搬进北府,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第二年2月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与清朝遗老遗少以及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等往来。

  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1年11月,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的帮助下潜赴旅顺,不久到奉天。

  伪满洲国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军将领土肥原贤二等人的帮助下,从天津逃离,来到了满洲。

  1932年03月01日,日本扶持溥仪在满洲地区建立伪满洲国。

  1932年09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日本政府正式承认伪满洲国,而伪满洲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

  溥仪自1932年03月01日至1934年0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1934年在日伪军的扶植下改国号为伪“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03月0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清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业之愿。溥仪还国东北四省作为日本本土来建设,这种机遇合定下让这个傀儡政权表面上成为了“亚洲第一经济大国”,看似比关内要富裕兼任伪“满洲帝国”陆海空军大元帅、伪“满洲帝国”协和会名誉总裁。溥仪在伪皇位期间,由于伪满洲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日本侵略者所垂爱,将占领下的中发达,伪满洲国虽然GDP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但根本命脉在日本占领者关东军手里。溥仪作为当时亚洲一个政治人物两次登上《时代》周刊,特别是该周刊有关“解决远东危机的四个人”的画像中。

  入狱

  1945年0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伪满洲国,伪满政权覆灭。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后企图逃亡日本,与日本关东军的将兵们于奉天机场的候厅室被苏联红军抓获。在苏联被监禁5年。在软禁5年期间曾有一次去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日本统治者在的罪行做证明。

  战犯

  1945年08月19日,溥仪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准备前往日本时,为苏联红军空降逮捕,留在通辽至08月20日。08月21日,溥仪被一架双引擎杜格拉斯载到苏联赤塔一号军用机场,被囚于莫洛可夫卡三十号特别监狱直到11月初。后被拘押在伯力四十五号特别监狱直至1946年春。,在拘留所里受到优厚的待遇,令溥仪多次上书向苏联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苏联,请求加入苏联共产党,但也有推测认为有可能是溥仪害怕日后追究责任,故而申请永居。在苏联拘押期间,曾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言中,声称自己在任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做为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是自己被日本关东军胁持到内满洲的。,被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溥仪承认由于惧怕日后被政府追究,作证时将部分责任推卸给日本方面,在部分涉及双方责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1950年08月01日,溥仪与其他满洲国263名“战犯,”在绥芬河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政府,送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此时,他的编号是981。

  特赦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话,进一步发表了他那篇《论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溥仪等人是“大蒋介石”,对他们处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简单地处决。他说“那些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恶霸、反革命,你说杀不杀呀?要杀。我们杀的是些小蒋介石。至于大蒋介石,比如宣统皇帝、王耀武、杜聿明那些人,我们一个不杀。,小蒋介石不杀掉,我们这个脚下就天天地震,不能解放生产力,不能解放劳动人民。所以,对反革命一定要杀掉一批,还提起来一批,管制一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