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三宝太监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7www.nkfx.cn奇闻趣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个人觉的这很好笑,这个方法可行吗,海外那么大,建文要是真的跑到海外,单单靠郑和与各国的首脑礼尚往来一下行吗?

  而且如果成祖真的担心建文帝王的话,那么他更应该担心的是建文是否在国内(到国外了就成不了大气),他应该在国内逐家的旁查。他应该进行七次全国性的普查。更重要的是,下西洋总共有七次,第七次的时候是他儿子发起的。他的孙子还准备了第八次(不过由于一个官员的从中作梗而停止)。

  下西洋只是民间的说法。

  明成祖曾经给西洋各国有一个诏书,这个诏书有以下这么几句话“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这一段话,天这么大,天底下的人我都不希望他们失所,为什么呢?我奉了天命,我是天子,我都让他们过好生活,不让他们失所,第一个。

  “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今天我特别派遣郑和上天下,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我的这番意图。“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什么意思?说你们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够因为你们人多就欺负人家少数,不许你们以强凌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这个理想很好啊,这是朱棣的一个想法,所以现在我派郑和到你们那里,告诉我的这番意图,这一个理想是明成祖朱棣,对于天下秩序的设想。也就是他的天下观,他的理想的世界秩序。我把它改称“天朝礼制体系”,向全天下宣传自己关于世界秩序的理想,这个秩序就是“天朝礼制体系”,就是全天下的各个国家之间不能够凌弱,不能够欺寡,共享太平之福的这么一个和谐的世界,这是朱棣的最终理想,这个理想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传统的儒家的天下观,的儒家天下观,宣传的是天子受天命统治,覆载之内不论近远,大家一律平等,不能够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所以朱棣希望通过郑和,去宣传他的天下秩序的理想,建立天朝礼制体系,最终实现共享太平之福。所以郑和的军队所到之处并没有侵略别人的土地,并没有掠夺别人的人口,并没有抢夺别人的财物。恰恰相反,当时实行的政策叫“厚往薄来”,什么是“厚往薄来”呢?就是我到你那儿去,我带很多很多东西,很多很多财物给你。“薄来”,我从你那儿取来的东西少,很少,厚往薄来,这个思想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来的,明成祖朱棣仍然坚持了这个思想,所以郑和每到一地都要给当地有大量的赏赐。既然采取了这样的方针,他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呢?所达目的是有很多国家,随着郑和的出使纷纷地到明朝来访问,当时叫做“朝贡”,我们把它叫做“朝贡贸易”,就是明朝和很多国家之间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用传统的词叫做“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有威有德,因为当时力量强大,当时经济力量也强大,对各地有威有德,四方宾服,明朝的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明史》上说“至其季年”,说到了明成祖的晚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命而入贡者迨三十国”,就是30多个国家都来朝贡,“幅员之广,远迈汉唐”。就是它的范围的广泛比汉朝、唐朝大得多,“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真是兴盛得不得了。

  慈禧太后,这位统治达四十八年的女人。她的生活经历应该是巨细都有记载,按理说不会引起什么疑案。但事实上并不时如此,由于清宫档案、国朝正史等资料对于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记载,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慈禧出身和出生地的一番争论。

  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大选秀女的时候,被选入后宫,封为兰贵人。因得宠于咸丰帝,四年后又被封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了同治帝载淳。母因子贵,那拉氏也被晋封为懿妃。咸丰七年正月又被加封为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承德行宫,同治帝继位,尊封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1908年10月22日,慈禧因疾病去世,卒年74岁。《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咸丰元年,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尚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从文中的记载我们仅可以看出,慈禧名为叶赫那拉氏,镶黄旗人,父亲为安徽宁池太广道惠征。除此之外,对于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等等都少有记载。但这已经是档案中关于慈禧早年的最详细的记载。由于没有详细的记录,后世的史家便通过自己的考证,提出了诸多关于慈禧身世的说法。有人说她出生在安徽,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呼和浩特;有人说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长治市,是个贫苦的汉人人家出身。还有人说慈禧就是出生在北京。

  在这些说法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慈禧生于北京说。这一说法不仅为部分史学家的认同,也得到慈禧娘家后人的认可。慈禧的曾祖父名叫吉郎阿,镶蓝旗人,曾在户部做官,后来因为户部钱粮亏空的问题受到牵连被罢了官。慈禧的祖父叫景瑞,曾在刑部做官,因为受到曾祖父钱粮亏空案的牵连,也被革了职。慈禧的父亲惠征开始在吏部做笔帖式,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秘书的八品小官。慈禧出生在于1835年阴历十月初十,当时他的父亲惠征正在吏部笔帖式的任上。所以,慈禧应该是生在这一时期惠征所住的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这一说法,在慈禧的娘家后人的回忆中也有所提及,并且他们澄清了史学界的一个错误,那就是慈禧的乳名并不是叫玉兰,而是叫作杏儿。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慈禧曾经被封为兰贵人,慈禧又非常喜欢兰花。所以,后人才会误认为慈禧的小名叫玉兰。实际上慈禧的娘见人都叫她杏儿,学名叫作杏贞。

  慈禧太后,关于慈禧的娘家在北京的说法,在曾任两代帝师的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日记中也可以找到佐证。据翁同龢的日记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十七日,慈禧的母亲去世。在京城发丧,其母出殡时,“涂车刍灵之盛,盖自来所未有,倾城出观,几若狂矣!沿途祭棚络绎,每座千金,廷臣往吊者皆有籍,李侍郎未往,颇忤意旨。”由此可见,慈禧的母亲死在北京,而且是在她掌握大权之后,这就排除了慈禧自幼丧母,生于贫苦人家的说法。

  为了考清慈禧的身世,史学界对慈禧的父亲,惠征的经历也进行了一番考证。关于慈禧的父亲惠征,历来也有众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是一位被革职的正黄旗参领,有人说他是一位“挂印归林”的大将军,还有人说他是一位带印脱逃的太广道。这些都是为了付托慈禧的身世而出现的各种传言。根据大内的清宫档案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征,镶蓝旗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吏部笔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十九年(1839年)时升为八品笔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考察定为吏部一等笔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调任吏部文选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被调任为山西归绥道道员。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