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钟馗到底是谁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7www.nkfx.cn奇闻趣事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钟馗其人其事的是唐代卢肇的《唐逸史》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驱鬼,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此鬼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忙问是谁?大鬼向玄宗施礼,自称是终南山钟馗,高祖武德年间,因赴长安应武举不第,羞归故里,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之,遂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唐玄宗醒后,病也霍愈。玄宗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图成,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

  卢肇是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的进士,距开元时代已有一百多年,所叙未必是事实。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是盛唐以来的惯例,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人们还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是为钟馗已在大傩仪中扮演主角的实证。凡此,可见钟馗信仰至晚从盛唐起已成为全社会的风尚。所以,也有人估计钟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于唐代。

  在钟馗俗信兴盛未艾的热流中,北宋沈括对唐玄宗梦钟馗的故事提出质疑宋仁宗皇祜年间(1049—1054),金陵上元县曾发现一处古冢,乃南朝宋征西将军宗悫母郑夫人墓,由碑文可知,宗悫有妹名叫钟馗。

  钟馗的名字来源久远,并不是从开元那个时候开始的,后魏有李钟馗,隋将有乔钟馗、杨钟馗。明朝郎瑛、胡应麟等也这么认为,郎瑛认为钟馗的原型就是北朝人尧暄,其人本名钟葵,字辟邪,“馗”乃“葵”字讹传,由于他表字“辟邪”,所以后人才附会出捉鬼的故事。胡应麟提出,钟馗捉鬼的传说“盖自六朝之前固已有之”,所以尧暄曾取名钟葵而字辟邪,南北朝时名叫钟馗的人很多,可能都是这个意思。

  明代杨慎和清代顾炎武、赵翼等根据《周礼·考工记》“大圭,长三尺,终葵首”、《方言》“齐人谓椎为终葵”等资料,认为所谓钟馗系由“终葵”演变而来。“终葵”是一种利器——椎,“大圭”是古时天子的仪仗,上端形状像椎,故云“大圭终葵首”。齐人说话迟缓,把“椎”的发音拖成了两个音节,乃成“终葵”。古人以椎为作战的利器,故《后汉书·马融传》中有“翚终葵,扬关斧”的描绘。“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傩之为耳”(《日知录》卷三十二《终葵》)。南北朝时许多人取名钟葵或钟馗,是希望像古人用以刺鬼的武器终葵(即利椎)那样,令所有的鬼魅望而生畏,这种意义到了唐代最终传变为人格化的“钟馗”。近年来随着秦汉文书大量出土,古代盛行以椎击鬼的事实已被证明。如秦简《日书·诘篇》云,人被哀鬼缠上,可“以棘椎、桃秉(柄)以敲其心,则不来”;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也记有用铁椎击鬼治病的法术,有人认为顾炎武对钟馗起源的解释是可信的。

  何新认为钟馗本来就是人名,与所谓“椎”或“终葵”没有什么关系。钟馗的原型,是商汤时的巫相仲傀,他的名字在《尚书》、《左传》、《荀子》中又作“仲虺”、“中归”、“中垒”。商人事鬼,政官都兼巫祝,仲傀为巫相而兼驱鬼之方相。傀者,面具也;驱鬼必戴面具,面具之形甚多,因而发生仲傀多首的传说。仲傀以同音演变为仲虺,虺乃神话中的怪蛇,于是仲虺又演变为九首巨蛇之“雄虺”(《天问》)、食魅之“雄伯”(《后汉书·礼仪志》),连《山海经》佚文中阅领众鬼的“郁垒”,实际上也是仲傀与雄虺传说的又一变形,郁垒即中垒的变称。要之,由驱鬼之巫相的真人仲傀,变为食鬼怪兽钟馗,变形愈繁,去真相愈远,但也留下一丝痕迹古人命名常以字释名,钟馗之“馗”乃“九首”合文,《天问》“雄虺九首”,则仲虺以“虺”作名,而“馗”——九首,或即其人之本字也(《文史新考·钟馗考》)。

  武则天争宠用酷刑除掉后宫劲敌

  王皇后和萧良娣被囚禁到宫中一座院落内。有一天,唐高宗偶然来到这里,见到门禁严固,饮食都是从小洞中送入,想起往日的情谊,不觉有些伤感,叫道“皇后、良娣,你们无恙吧?还活着吗?”武则天得知这事后,恐怕她们二人重新获宠,忙派心腹矫诏去将二人害死,“令二妪骨碎”。

  大唐贞观十年(六三六年)的一天,山西文水武家门前车马云集,原来这家的女儿被唐太宗选为才人,正要迎入宫去。母亲拉住女儿手,因不忍分别而痛哭失声。可是那女儿却毫无离别家人的伤感,反劝母亲道“此行是去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做儿女之悲呢!”母亲听到这话,不由止住哭泣,吃惊地望着女儿,她隐隐感到年仅十四岁的女儿比自己想的要更多、更远。这个被迎入宫的女孩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美貌确曾吸引过唐太宗,唐太宗甚至给她赐号武媚。她很快就被冷落在一边,在长达十四年的后宫生活中,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直到唐太宗去世,也没有得到任何殊宠。

  贞观二十三年(六四九年)五月,唐太宗病死在含风殿,皇太子李治继位,这便是唐高宗。武则天此时却只得同唐太宗的妃嫔们一起出家到感业寺为尼姑。按说武则天的宫廷生活从此便永远结束了,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使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这一天,新继位的唐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在众多的尼姑中,他立刻注意到了美貌动人的武则天,尤其是她那娇艳妖娆的样子,更使唐高宗怦然心动。

  皇后王氏不久便知此事,她当时正在为唐高宗专宠萧良娣发愁,便想利用武则天来抵消唐高宗对萧良娣的宠幸。就这样,武则天又重被召回宫中,成了唐高宗的妃嫔。这一年她二十八岁,唐高宗李治二十三岁。

  这一回武则天的手段才智才得到发挥的机会。起初她处处讨好王皇后,装出一副恭敬忠诚的样子。王皇后自然十分高兴,在高宗面前说了武则天不少好话,很快便将她晋封为昭仪。自从她得到昭仪的地位之后,就不再奴颜婢膝地去讨好王皇后了,虽然这时候她还不能公开与之抗衡,暗地里却处处与其作对。

  王皇后是个处事简直的人,经常得罪周围人,自己却不大注意。武则天就在这上面下工夫,凡是与皇后关系不好的,她都去结交,给她们好处。这样一来,皇后和萧良娣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告诉武则天,她得到机会便向高宗告状,可是唐高宗见她们争宠互谗,索兴谁的话也不听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