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皇帝时期故宫的大火是“天灾”吗?
朱棣
紫禁城中央宏大庄重的三台上,曾经矗立着恢弘壮丽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
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皇帝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宫殿,后来历经十多年的准备和五年的集中营造,到十八年年底,北京城的中央终于建起了一座新的紫禁城,比他父亲朱元璋修建起的南京宫殿更加宏大。于是,永乐帝下诏正式定都北京。大明王朝的政治重心就此移至朱棣的龙兴之地了。
永乐十九年的正月初一,永乐帝在礼官和仪卫的护拥下,来到新落成的奉天殿中,升上御座,在一片金碧辉煌中接受百官和诸国使臣的朝贺,并且大宴群臣。志得意满的永乐帝还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他盛大的船队出使西洋。
阴历四月,北京正是夏初的雷雨季节,高耸在皇宫中央的奉天殿虽然傲视京城,但却上接风云,成为雷电最近的袭击目标。四月初八这天,奉天三大殿真的起火了,那时的三大殿比现在的更宏大,殿之间距离也更近,而大殿与两旁庑房都是以华美的斜廊连接,还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防火墙,所以火势顺廊庑很快烧成一片,至尊的三座大殿顿时成了壮观的火场。炽烈的火光映亮了京城远近一张张震惊的面孔。
崭新而辉煌的三大殿转瞬化为废墟,这样的灾难在古人看来必定是出于上天的警惩。面对三台上触目惊心的惨景,永乐皇帝痛定思痛,他下诏请群臣直言朝政过失,又下诏免除各地拖欠的钱粮赋税,停止用于营造的买办并施行赈济灾贫等惠民措施。火灾九天之后就是皇帝的生日,也谕令不许举行庆贺了。但在群臣纷纷上书提意见中,对于迁都的非议借机四起。午门之外,大臣们为迁都的对错分成两派掀起大辩论。这使永乐皇帝大为恼火,他接受了很多批评意见,但唯独打击反对迁都的声音。在这位刚强的皇帝的铁腕下,迁都之争又渐渐被平息下去。
奉天殿火灾造成的政治危机过去了,三台上的大殿废墟给永乐皇帝朱棣心中笼罩的巨大阴影依然不能散去。此后,在他生命的时间里,他除了勤勉地到奉天门外御门听政,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御驾北征蒙古的行营中。三年后的初秋,一代雄主朱棣在班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距离他的北京还有七百里的路程。
童年趣事
- 好帅气的男生!出道7年的朴灿烈颜值一如既往的
- 本溪到东戴河旅游报价(本溪到东戴河旅游报价表
- 如何使用语音查世界之最(语音软件,今天为大家推
- 怦然心动的小姐姐第二季甜蜜生活直击现实话题
- 如何享受独自饮酒,避免过度醉倒的体验
- 如何生动呈现乡下人家的自然生活之美 PPT制作指
- 如何让爱情关系更稳定:相对论视角下的情感
- 如何便捷查询河北国税发票信息
- 云南自驾游
- 如何捕捉当下搜索趋势 百度热词的背后隐藏什么
- 如何深入理解《神峰通考》的学术价值
- 杨文昊中国好舞蹈视频中国好舞蹈海选杨文昊
- 范文芳领衔姑苏十二娘 娇美茶娘醉心茶道
-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 冻龄女神张庭是如何做到逆龄生长的
- 镍业三大龙头股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