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偏低怎么办
2019年2月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表一份通知,指出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号20180610Z)被检查出艾滋病抗体阳性,要求全国各有关医疗机构暂停使用,封存有问题的产品。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这一批有问题的产品,共有12226瓶。
2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调查情况通报,表明涉事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艾滋病、乙肝、丙肝三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人的血浆制备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危重感染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治疗。按照药典的要求,这种血液制品来自混合血浆,需要至少采集自1000人。
出现了HIV抗体污染,说明献血人里有携带HIV病毒的。没有查出艾滋病病毒核酸,说明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病毒灭活程序,已经让病毒失活。即便有人注射了这个有问题的药品,也不太可能感染病毒。
猪年的第一场公共健康危机,是否已经被化解了呢?
本次事件的起因,是江西一个新生儿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之后,血液检查发现HIV抗体弱阳性。经过仔细调查,才发现污染来自静脉注射的人体免疫球蛋白。
所以,有一个大家都想问的问题就是新生儿为什么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查了一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适应症包括
-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 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这里面有一个新生儿败血症,从新闻里看到情况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后,因为小患者身体感觉不适,进行检查才发现是“HIV抗体弱阳性”。
可以肯定的是,患者并非是因为败血症,因为败血症是很严重的事,身体都不是感觉不适,而是处于病疾状态,甚至有性命的危险。
所以,这个免疫球蛋白,基本可以怀疑是作为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未病”手段。这就属于超适应症使用了。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由于是来自上千人的血液,理论上这些球蛋白识别的是各种各样的抗原,所以就有了“广谱免疫球蛋白”的名号。,这里的广谱,其实很误导!什么事情都管,有可能什么事情都管不好。
与这“广谱免疫球蛋白”不同,有其他几种注射用的免疫球蛋白,都是特异性针对某种抗原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狂犬免疫球蛋白。这些都分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进入人体,专注做一件事,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而“广谱免疫球蛋白”,感觉就是一种保健品,不能够提供实实在在的临床数据来证明其所谓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有人可能觉得这句话有点太绝对,你完全可以逆向思维琢磨一下如果能有临床证据来支持,就会被列入正式的适应症了!
不但这些超适应症的使用效果不明,即便对于“新生儿败血症”这样正式的适应症,其实临床效果也是有争论的。
为了平息争论,国际新生儿免疫治疗研究(INIS)协作组在9个国家113家医院组织了一个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一共招募了3493名疑似或已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广谱免疫球蛋白或者对照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2岁前死亡率和严重致残率。
结果呢?两组患者没有啥区别!
所以,打不打这个广谱免疫球蛋白,都不影响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结果!
这个结果发表于2011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1)
如今已经是2019年,有多少的日历,还停留在2011年之前?
查了一下,这个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价格是650元,这钱不算太多,如果给孩子打了能救命,亲爹亲妈不会拒接,即便不是亲爹亲妈,只要不是经济太困难,估计也不会拒绝。
,如果这就是一个无效的治疗,不仅仅是650元打了水漂,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额外的风险!
这额外的风险,主要还不是HIV感染这样不太可能发生的事,而是注射质量无问题的免疫球蛋白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头痛、寒战、发热、疼痛、乏力、背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输液部位反应、皮疹、瘙痒、荨麻疹、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畏寒、高热、胸痛、不适、苍白、乏力、眶周水肿、水肿、全身酸痛等,斑丘疹、红斑性皮疹、局限性皮肤反应、表皮松解、多发性红斑、皮炎(如大疱性皮炎)、出汗增加等,过敏反应、过敏样反应、输液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紫绀、心悸、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以上的不良反应,摘自国家药品监管理局于官网发布的《关于修订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的公告》,该公告发表于2019年1月11日,国家药品监管理局要求修订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要求增加这些【不良反应】,并增加这样的警示语
“因原料来自人血,虽然对原料血浆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即便说明书进行了修改,有多少人会去阅读?
国家药品监管理局的公告发布了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HIV抗体污染”事件,虽然这并不等同于病毒污染,已经使用过这批问题产品的人也不太可能被HIV感染,,这应该是敲响了警钟这些有风险的血液制品,到底有多少属于无用的治疗?
猪年的这第一声警钟,相信很多人都听到,有多少人能听懂?
祝大家新年安好!
图片来自“潘大毛 PANDA MAO"
参考文献
1. Group IC, Brocklehurst P, Farrell B,King A, Juszczak E, Darlo B, Haque K, Salt A, Stenson B, Tarno-Mordi W.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sis ith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N Engl J Med. 2011; 365(13): 1201-11.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
童年趣事
- 好帅气的男生!出道7年的朴灿烈颜值一如既往的
- 本溪到东戴河旅游报价(本溪到东戴河旅游报价表
- 如何使用语音查世界之最(语音软件,今天为大家推
- 怦然心动的小姐姐第二季甜蜜生活直击现实话题
- 如何享受独自饮酒,避免过度醉倒的体验
- 如何生动呈现乡下人家的自然生活之美 PPT制作指
- 如何让爱情关系更稳定:相对论视角下的情感
- 如何便捷查询河北国税发票信息
- 云南自驾游
- 如何捕捉当下搜索趋势 百度热词的背后隐藏什么
- 如何深入理解《神峰通考》的学术价值
- 杨文昊中国好舞蹈视频中国好舞蹈海选杨文昊
- 范文芳领衔姑苏十二娘 娇美茶娘醉心茶道
-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
- 冻龄女神张庭是如何做到逆龄生长的
- 镍业三大龙头股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