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铭记第二次鸦片战争

世界之最 2023-03-23 07:45www.nkfx.cn中国世界之最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耻辱,第二次鸦片战争也造成了中国最美的及园林圆明园的焚毁。现在在的圆明园还是一片废墟,第二次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的伤痛也没有那么容易让人们忘记,铭记历史,警钟长鸣,记住列强给我们的伤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条约,中国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忙于在长江中下游与太平军作战,对外国侵略实行消极避战、以和为主的方针。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南京条约》)要求

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是年春,克里米亚战争结束。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英法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

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抓住一个机会作为借口,挑起战争。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影响

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还为沙皇俄罗斯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汉书》,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记录了从汉高祖到王莽时期的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对于研究那一段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书》记载了那一段历史的地理、刑法、五行、艺文等多方面的东西,所以,它算是一部比较完整的,综合性强的书籍。

一、《汉书》简介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

二、《汉书》的作者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